张庆龙, 王良书, 解国爱, 杜菊民, 徐士银, 胡旭芝
ZHANG Qing-long, WANG Lian-shu, XIE Guo-ai, DU Ju-ming, XU Shi-ying, HU Xu-zhi
摘要: 郯庐断裂带北段在进入东北地区后主要分为走向北东-北北东的三支断裂,由西向东依次为沈阳-长春-哈尔滨断裂、依兰-伊通断裂和敦化-密山断裂。由于不同时期的大地构造背景和地球动力学的不同,它们在中、新生代的构造体制转换主要表现有如下5个阶段:(1)早、中侏罗世直到早白垩世时以拉张为主,形成一系列断陷盆地或坳陷盆地,并伴有中-酸性岩浆侵入和喷发,形成了独特的火山-湖相沉积盆地;(2)早白垩世末,为北西-南东向的压缩构造应力场,使盆地内的中、上侏罗统地层发生走向近北东的逆冲推覆构造;(3)晚白垩世,为北东向左行剪切构造应力场,区内侏罗系和早白垩世早期的沉积物发生褶皱,与上覆地层呈明显的不整合;(4)古近纪时为北西-南东向拉张构造应力场,日本海从古近纪开始逐渐拉开,直到新近纪完成现在的格局;(5)新近纪时又转换为挤压构造应力场,以北西-南东向挤压为主,使古近系沉积物发生轻微的褶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