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 剑, 张卫雄, 陈爱兵, 翟向华, 张 元, 姜 鑫, 胡 杨, 李永恒. 甘肃早子沟金矿区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研究[J]. 高校地质学报, 2025, 31(03): 346-362. |
[2] |
蓝媛春, 时 毓, 唐源远, 周予茜, 翁伯寅. 桂东鹰扬关群变质沉积岩锆石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高校地质学报, 2024, 30(05): 541-558. |
[3] |
吴 佳, 巫建华, 刘晓东, 王凯兴, 刘 帅. 贵东复式岩体中东部晚期花岗质小岩体的SHRIMP 锆石U-Pb 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 高校地质学报, 2024, 30(01): 56-71. |
[4] |
刘风雷, 周 云, 史水平, 冯佐海, 蔡永丰, 付 伟, 赵 锴. 广西姑婆山花岗岩早白垩世暗色包体的识别及其地质意义[J]. 高校地质学报, 2023, 29(3): 455-470. |
[5] |
贺婉慧, 汪 伟, 尹宏伟, 刘绍文, 朱继田, 熊小峰.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构造演化及东西段构造差异对比[J]. 高校地质学报, 2022, 28(5): 644-654. |
[6] |
孙圣思, 董云鹏. 《秦岭造山带—鄂尔多斯盆地野外实践》课程之“造山带构造演化”野外教学设计[J]. 高校地质学报, 2022, 28(3): 368-377. |
[7] |
王永强, 时 毓, 李 响, 刘希军, 唐远兰, 孙艺容. 桂东北贺州英安岩锆石年代学、Hf 同位素研究及其地质意义[J]. 高校地质学报, 2022, 28(2): 141-152. |
[8] |
孟元库, 袁昊岐, 魏友卿, 张书凯, 刘金庆. 藏南冈底斯岩浆带研究进展与展望[J]. 高校地质学报, 2022, 28(1): 1-31. |
[9] |
许箭琪, 陈有斌, 庞保成, 李学森, 陈 涛, 刘 旺, 尹本纯, 黎家龙, 周业泉, 卢光辉, 徐海棚, 廉吕型, 王 泽. 桂西地区二叠纪至白垩纪构造演化对沉积型铝土矿成矿的制约[J]. 高校地质学报, 2021, 27(4): 422-431. |
[10] |
岳 娜,刘 鑫,张千明,涂文传,崔向杰,陆现彩. 安徽沙溪斑岩铜(金)矿区闪长斑岩形成机制[J]. 高校地质学报, 2020, 26(5): 506-519. |
[11] |
杨春玥,何俊,杨一增,陈福坤. 大别山造山带新县二长花岗岩体地球化学与岩石成因[J]. 高校地质学报, 2020, 26(2): 132-. |
[12] |
姚希柱,杨涛,朱志勇,党奔,丰志杰,吴昌志. 黄铁矿LA-ICP-MS微量元素特征:对青海锡铁山矿床成因的启示[J]. 高校地质学报, 2019, 25(6): 888-. |
[13] |
周澍,张贺,陈福坤. 北秦岭五垛山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J]. 高校地质学报, 2019, 25(6): 901-. |
[14] |
孔令武,张树林,韩文明,赵红岩,赵佳奇,喻英梅. 走滑—拉分盆地构造特征及盆地成因模式探讨:以中非多赛奥盆地为例[J]. 高校地质学报, 2019, 25(5): 722-. |
[15] |
薛颖瑜,张贺,陈福坤. 秦岭造山带中部两河口岩体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J]. 高校地质学报, 2019, 25(1):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