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深时数字地球项目的底层框架,全球古地理重建模型包括地质历史时期板块的位置和运动轨迹以及地表特征两方面的内容。过去数十年里,基于不同方法、不同资料的全球古地理重建模型不断涌现。综合古地磁学、古生物学、沉积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以及地球动力学领域的知识与资料解释古地理,并建立起数字化、可修改、随时间演变的模型是当前常见的方法。文章介绍了国内外全球古地理重建模型的构建方法,并比较了六种主流的重建模型(PaleoMap、PLATES、UNIL、GOLONKA、GMAP和EarthByte),旨在为国内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文章还介绍了数字化全球重建古地理模型在古气候、板块构造驱动力以及盆地演化方面的应用及知识发现。通过对现存模型的介绍,提出展望,希望在深时数字地球计划的框架下整合国内外优秀科学家,重新设计并建立真正统一的四维古地理重建模型。
浙北大银山金矿位于下扬子被动陆缘与江南古岛弧的接触带附近,为一矽卡岩相关的金矿床。文章对矿区内与矿化密切相关的石英闪长岩开展了主量与微量元素、锆石U-Pb 测年以及Lu-Hf 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研究表明,该岩体为一套高钾钙碱性—钙碱性、准铝质向过铝质过渡的岩石系列,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Rb、K、Sr 等)、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 等),亏损重稀土元素,Eu 异常不明显,具有类似俯冲带岛弧岩石的特征。同时,该岩体具有较低的Sr/Y值,高Y和Yb含量,表明其岩浆源区的大陆地壳较薄。锆石U-Pb年龄表明,石英闪长岩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44±1 Ma。锆石Lu-Hf 同位素数据表明,εHf(t)值为-5.0~-9.9,二阶段Hf 同位素模式年龄在1507~1815 Ma 之间,显示该岩体的源区物质以扬子板块下地壳为主,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多数金矿成矿岩体具有相似的物质来源。大银山金矿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金矿化时间相近,其成矿可能受晚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影响,是在陆内断裂坳陷带中不同构造环境下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