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高校地质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期刊订阅
新闻公告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24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8-10-20
上一期
下一期
矿物·岩石·矿床·地球化学
鄂尔多斯盆地纳岭沟地区直罗组砂岩粘土矿物特征及初步对比研究
赵华雷,陈路路,冯晓曦,李建国,陈 印,王 贵
2018, 24(5): 627.
摘要
(
442
)
PDF
(3518KB) (
99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纳岭沟铀矿床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含铀岩系为中侏罗统直罗组。文章通过薄片鉴定、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
等分析测试手段,对纳岭沟地区直罗组砂岩粘土矿物的镜下特征、成分及含量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研究,探讨了直罗组砂
岩粘土的矿物特征,并初步与伊犁盆地及二连盆地做了对比。研究表明,纳岭沟地区直罗组砂岩的粘土矿物主要为蒙皂
石,其次为高岭石、绿泥石,少量伊利石 。蒙皂石与高岭石存在相互转化现象,部分绿泥石由蒙皂石和高岭石转化而来,
成岩过程中蒙皂石并未大规模自发的向伊利石转化。砂岩的粘土总量较高,与伊犁盆地相比,富含蒙皂石,高岭石含量较
低,粘土矿物的吸附能力较强。在直罗组砂岩的成岩过程中,粘土矿物的吸附作用为直罗组富集了大量的铀,这是鄂尔多
斯盆地东北部地区能形成众多铀矿床乃至超大型铀矿床的重要条件。
广西大瑶山地区加里东期石英脉型金矿:上木水金矿白云母Ar-Ar年龄约束
李忠阳,党 院,乐兴文
2018, 24(5): 637.
摘要
(
583
)
PDF
(2057KB) (
76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石英脉型金矿是广西大瑶山地区主要的金矿床类型之一,但一直没有高精度的年龄数据约束其成矿时代。论文首次
对大瑶山南部广西苍梧县上木水石英脉型金矿中的热液白云母进行39Ar/40Ar年龄法测年,获得坪年龄为(432.6 ± 3.2)Ma,相应
的等时线年龄为(428.2 ± 7.2)Ma,反等时线年龄为(425.3 ± 6.6)Ma,表明其成矿时代为加里东期。这一数据进一步证明
大瑶山南部的古龙-夏郢环形成矿区主要以加里东期矿化为主,除了与加里东期岩浆岩有关的斑岩-矽卡岩型钨多金属矿化
外,还存在石英脉型金矿。同时,位于大瑶山中部沿区域性大黎断裂分布的六岑-桃花-古袍金矿田的石英脉型金矿时代仍
然不明确,还需要进一步的高精度测年数据来约束。
湖南香花岭矽卡岩中锡的矿物学行为与成矿过程
余雪戈,饶 灿,王吴梦雨,林晓青,覃莉茜
2018, 24(5): 645.
摘要
(
740
)
PDF
(5654KB) (
107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湖南香花岭矽卡岩型锡矿床是南岭地区一个重要的锡多金属矿床,发育有丰富的含锡矿物。在野外和显微镜下观察
基础上,文章利用电子探针技术系统分析了香花岭矽卡岩中含锡矿物的矿物学特征,探讨了锡的成矿过程、成矿流体以及
锡的来源。研究结果表明,香花岭矽卡岩中含锡矿物由锡矿物(锡石、尼日利亚石、孟宪民石等)和富锡矿物(韭闪石、
尖晶石、葡萄石、塔菲石等)组成。锡的成矿有三个阶段:矽卡岩早阶段,Sn进入尖晶石、韭闪石等造岩矿物中,形成富
锡矿物;氧化物阶段,锡矿物如锡石、尼日利亚石、孟宪民石等逐渐晶出;晚期热液阶段,早期含锡矿物热液蚀变原位析
出锡石,或富Sn热液交代早期矿物形成了富锡环边。矽卡岩中成矿流体富含F,CO2,Li等挥发组分,控制了Sn的富集、迁
移、结晶等过程。香花岭矽卡岩中Sn根本上来源于地层,锡的成矿过程反映了Sn在地壳中的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滇东南震旦—寒武纪沉积岩的碎屑锆石组成和对扬子—华夏界线的限制
朱光磊,于津海,沈林伟,周雪瑶
2018, 24(5): 658.
摘要
(
353
)
PDF
(2063KB) (
13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滇东南屏边地区的基底组成一直是个谜。该区域的构造属性对约束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的西段界线非常重要。本文
对出露于该地区的震旦—寒武纪沉积岩进行了碎屑锆石U-Pb-Hf同位素分析。二个样品的锆石U-Pb同位素分析显示这二个
地层中的碎屑物质组成相似,都是以新元古代(700~937 Ma)碎屑物质为主,构成了~815 Ma的主峰。岩石中都含有少量
古—中元古代碎屑物质。屏边群沉积岩样品六个最年轻谐和锆石年龄变化于696~761 Ma,指示屏边形成于新元古代晚期,
与震旦系相当。屏边地区基底变质沉积岩的碎屑锆石年龄谱为一明显富集新元古代年龄的单峰模式,不同于华夏地块和印
支地块的年龄谱,而与扬子地块南缘及扬子西缘的沉积岩相似。Hf同位素特征也显示了与扬子地块(尤其是西缘)的亲缘
关系。结合其他证据,本文认为滇东南屏边地区属于扬子地块,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分界线的西延部分应该在研究区以南
或东南,而不可能是研究区以北的师宗-弥勒-罗甸断裂。碎屑锆石年龄分布特征还指示屏边群这套浅变质碎屑岩沉积于弧
后盆地,暗示扬子地块西南缘的新元古代俯冲作用可能一直持续到~752 Ma之后。
不同粘土矿物对赖氨酸的吸附行为对比研究
开 炜,蔡元峰,蔡进功,季峻峰
2018, 24(5): 671.
摘要
(
361
)
PDF
(1155KB) (
6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皂石、高岭石、绿泥石和伊利石为原材料,分别与赖氨酸进行反应,研究赖氨酸在上述粘土矿物上的吸附行为,
并运用粉末X-射线衍射技术(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术(FTIR)和热重(TG)等分析方法,表征反应前后粘土
矿物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粘土矿物对赖氨酸的吸附等温线均符合Freundlich等温方程,且不同粘土矿物对赖氨酸的
饱和吸附量大小顺序为:皂石>蒙脱石>绿泥石>高岭石>伊利石;XRD结果表明皂石对赖氨酸的吸附发生在矿物层间,而绿
泥石、高岭石和伊利石对赖氨酸的吸附主要在矿物表面进行;FTIR和TG结果表明赖氨酸主要取代粘土矿物层间吸附水,以
氢键的形式与Si-O-Si(IVAl)键合。实验结果将有助于进一步探明环境中粘土矿物对有机质的吸附机理。
东地中海黎凡特盆地白垩纪阿尔布期白云岩成因研究
王小敏,胡忠亚,李伟强
2018, 24(5): 681.
摘要
(
529
)
PDF
(2040KB) (
11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白云岩问题”一直是碳酸盐岩研究的热点问题。镁作为白云石的主量元素之一,其同位素组成包含了白云岩化过
程和白云岩沉积环境的信息。本文以以色列黎凡特盆地早白垩世末阿尔布期(~100 Ma)Givat Ye’arim组和Soreq组白云岩
为研究对象,在岩石学、微量元素和C-O-Sr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基础之上,开展了高密度镁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白云岩
主要由半自形—自形的泥微晶白云石组成,岩性致密,后期成岩改造作用较弱,因此元素及同位素组成基本可以反映原始
白云岩化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C-Sr同位素组成与Albian期海水保持一致,表明同期咸化海水是白云岩化流体并为白云石
形成提供镁离子;白云岩δ26Mg值稳定在-2.0‰左右,没有明显的垂向差异,表明白云岩化过程中咸化海水供应充足,流体
以渗流方式而不是以扩散方式在松散沉积物中运移,孔隙水化学组成相对均一,白云岩镁同位素组成得以与同期海水相平
衡。白云岩中陆源风化指示元素Rb和ΣREE以及海水盐度指标Na元素含量表现出多期旋回性变化,反映半封闭体系对周期
性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响应,然而垂向上稳定的白云岩δ26Mg值表明区域性的气候变化不会显著改变沉积盆地体系中的镁同位
素组成,因此对于地质历史时期在半局限海洋环境中沉积的巨厚白云岩而言,其镁同位素组成可以用来示踪全球海水镁同
位素波动。
云南个旧卡房锡矿田花岗岩黑云母矿物化学特征及其成岩成矿意义
马莲花,蔡永丰,刘希军,许继峰,周 云,苏小倩
2018, 24(5): 692.
摘要
(
1419
)
PDF
(1960KB) (
9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黑云母作为花岗岩中含量最高的暗色矿物,其成分特征对指示岩石成因与成矿起着重要作用。云南个旧卡房锡多
金属矿床的形成与花岗质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卡房花岗岩包含有大量黑云母,通过电子探针测试方法,对该花岗岩中的
黑云母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显示,黑云母为富铁黑云母,具有富硅、铁、铝、钾、钛,贫锰、镁、钙、钠等特
征,含铁指数为0.67~0.83。黑云母的成分特征暗示其结晶温度为500~708 ℃,结晶压力为202~538 MPa,对应的结晶深度为
7.64~20.35 km,表明卡房花岗岩形成于中低温环境、属于中深成相。综合研究认为,卡房锡矿田花岗岩具有高铁指数以及
氧逸度由高到低变化趋势等特征是锡成矿的有利条件,可以作为在本区寻找锡矿的重要标志。
地球物理学
青藏高原东缘深部电性结构特征研究
赵理芳,舒良树,于常青,汪 洋,瞿 辰,马绪宣
2018, 24(5): 702.
摘要
(
287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青藏高原东缘大地电磁测深实测资料的分析,结合区域地质、重、磁、大地电磁和地震资料,文章对青藏高
原东缘的深部构造、壳内高导层、电性结构与矿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重力计算中的莫霍面是由诸多高低变化
电阻组成的一个界面,莫霍面之上容易形成壳内高导体;在20 km深度左右存在电阻率变化界面,为上下地壳界面的反映。
电性和Vs研究表明,在地幔柱发育地区,地壳厚度减薄了15 km左右。区内诸如金沙江-红河断裂、鲜水河断裂等深大断裂
带已经深达莫霍面,成为各块体或成矿带的边界,控制了岩体和壳内高导体的分布。进而探讨了贡嘎山壳幔高导体的成因
以及区内地幔柱与矿产的关系。
利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壳结构
曹 旭,米 宁,于大勇,王良书,徐鸣洁,李 华,黄周传,王 攀
2018, 24(5): 715.
摘要
(
343
)
PDF
(4027KB) (
6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藏高原东南部作为板块碰撞的前缘地带一直是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为了揭示碰撞前缘地带地壳结构特征,作者
利用布设在中国青藏高原东南部的38个宽频带流动台站记录的2487条远震P波接收函数,采用接收函数CCP叠加(共转换点
叠加)和H-κ叠加两种方法获得了研究区域详细的地壳厚度图像和泊松比值。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方法获得的地壳厚度特征
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壳厚度存在明显的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喜马拉雅构造区内莫霍面深度变化较大,
介于65~80 km之间;拉萨地体内莫霍面深度介于72~80 km之间;雅鲁藏布缝合带两侧地壳厚度突变,缝合带北侧和南侧地
壳厚度相差约8 km。研究区域平均泊松比值较小,为0.24,和大多数造山带泊松比偏低的特征类似。研究区域中下地壳广
泛存在强转换界面,该界面可能对应中下地壳高速层的上界面,埋深40~70 km,表明壳内发生深熔或部分熔融作用,导致
壳内发生重力分异,在中下地壳形成了高速薄层。
能源地质学
下扬子区新生代断陷盆地的断裂构造特征与活动规律
徐 曦,孙连浦,肖梦楚,李 筱,朱晓颖,高顺莉
2018, 24(5): 723.
摘要
(
513
)
PDF
(21533KB) (
5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下扬子海陆域新生代沉积盆地是中国东部主要含油气盆地之一,成盆断裂特征与活动规律是该区油气勘探研究的基
础。文章基于高覆盖率的地震勘探测线,以构造断裂解析为突破口,探究盆地断裂的变形特征与活动规律。依据断裂组合
样式与构造活动特征,断裂可分为伸展、走滑、挤压—反转三种样式,构造活动分为伸展断裂与伸展—走滑断裂两种构造
体系。成盆断裂显著受控于郯庐断裂右行走滑变形,主要与郯庐断裂带不同构造走向的区段位置和与郯庐断裂带的距离这
两个因素或变量有关,盆地断裂呈现了“东西有别,中部不同”的特点。下扬子区新生代多变应力场,控制着作为油气运
移通道断裂的开闭状态,是油气资源评价的重要依据。
天然气水合物区多相流体运移模型:以南海神狐海域为例
叶 鸿,杨 涛,朱国荣,蒋少涌
2018, 24(5): 734.
摘要
(
520
)
PDF
(1704KB) (
6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天然气水合物是重要的海洋油气资源,近年来利用孔隙水地球化学手段结合流体反应运移模型对水合物进行勘探已
成为研究热点。文章针对南海神狐海域钻探GMGS-1航次的数据资料,用孔隙水溴碘摩尔数比值拟合全新世流体运移速率,
构建了二期次非稳态水合物多相流体运移模型,并以SH7站位作为应用,发现自更新世以来研究区水合物成藏系统处于衰
退状态。通过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了解到影响模型输出的参数权重从高到低依次是沉积物孔隙度、有机质含量和沉积埋
藏速率。进一步数值分析表明,在水合物成藏系统中,有机质含量与水合物饱和度满足线性相关,其他主要参数与饱和度
的关系并非单调函数,且主导水合物稳定区内的甲烷物源是深部外源流体所携带的甲烷。多相流体运移模型对水合物资源
勘查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早中奥陶世岩相古地理研究
吴东旭,周进高,吴兴宁,丁振纯,于 洲,王少依,李维岭,王淑敏
2018, 24(5): 747.
摘要
(
299
)
PDF
(3528KB) (
6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多口探井的分层对比、岩心和薄片观察,结合多条野外露头剖面的实测,借鉴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
对盆地西部早中奥陶世岩相古地理进行了恢复。地层厚度刻画表明,盆地西部早中奥陶世整体为三陆一洼一槽古地理格
局,分别为阿拉善古陆、伊盟古陆、庆阳古陆、定北洼地以及贺兰海槽。野外剖面岩性实测以及钻井资料对比表明,随着
贺兰海槽的拉张并向东与华北板块挤压,盆地西部先后经历了三道坎期和桌子山期的碳酸盐岩缓坡沉积、克里摩里期弱镶
边台地沉积以及乌拉力克期斜坡和盆地沉积,且发育以桌子山组为代表的台内颗粒滩储层,以克里摩里组为代表的弱镶边
台地边缘滩储层,储层普遍云化。研究区早中奥陶世发育大量深海浊流沉积,形成了巨厚的类复理石建造,但普遍不具生
烃能力,只在晚奥陶统乌拉力克组、平凉组等发育一定规模的含笔石泥页岩,具备生烃能力。
柴达木盆地西北缘咸水泉背斜新生代变形特征及意义
黄 凯,陈力琦,肖安成,沈 亚,吴 磊
2018, 24(5): 761.
摘要
(
337
)
PDF
(3886KB) (
49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的新生代变形受北东向的挤压冲断和北东东向左旋走滑剪切的共同控制,我们依据地表地质调
查、钻井以及三维地震资料,精细分析盆地西部英雄岭北端的咸水泉背斜的变形特征和机制。生长地层显示咸水泉背斜于
晚中新世开始活动,更新世快速生长。背斜主要受北北西向的右旋基底逆冲断裂控制,具有明显的南北分段特征。南段受
阿尔金断裂的影响很小,主要表现为北北西向的次级背斜及北西向的反冲断裂,缩短量较小;北段受阿尔金左旋走滑断裂
的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北西西向的次级背斜和反冲断裂,缩短量较大。本研究支持柴达木盆地整体为一挤压型盆地,西
北侧阿尔金左旋走滑断裂对其变形的影响仅局限在有限的范围内。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学
基于局域化EnKF同时同化地下水水流和溶质运移数据的渗透系数场识别研究
曹少华,崔凯鹏,蒋建国,吴吉春
2018, 24(5): 769.
摘要
(
258
)
PDF
(3134KB) (
6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局域化改进集合卡尔曼滤波(EnKF)可以克服EnKF方法在使用小集合时,对参数识别精度较低的缺陷,其能同化
地下水位观测数据有效识别渗透系数场。实际工作中,溶质运移数据也较容易获得。崔凯鹏(2013)尝试增加溶质运移
数据以改进只同化水流数据对渗透系数的估计结果,但是精度提高有限。本文在其基础上修改模型,进一步增加溶质注
入井,探究同时同化水头和溶质运移数据,对渗透系数场识别效果,之后对比了局域化EnKF与非局域化EnKF参数识别结
果,并分析了溶质影响范围与参数识别的关系。结果表明:同时同化溶质运移和水头资料,比同化单一种类观测数据识别
的渗透系数精度更高;相同实现数目下,局域化EnKF比EnKF对渗透系数场的估计结果与真实场更为接近;仅考虑溶质影
响范围内的渗透系数,同化水头数据在最后时刻参数识别结果好于同化溶质运移数据参数识别结果,但差别不大。
基于BOFDA的地面塌陷变形分布式监测模型试验研究
卢 毅,于 军,龚绪龙,施 斌,王宝军,季峻峰
2018, 24(5): 778.
摘要
(
287
)
PDF
(2149KB) (
80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面塌陷变形作为一种分布广泛的地质灾害已成为目前城市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文章使用布里渊光频域分
析(BOFDA)技术对地面塌陷变形进行分布式监测模型实验研究。利用自制的地面塌陷物理模型,对不同类型、不同厚度
土体在塌陷过程中的变形进行分布式光纤监测,并对其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BOFDA分布式光纤传感技
术可有效捕捉到地面塌陷变形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并较为准确地反映出地面的塌陷变形规律。研究结果为该技术在地面塌
陷变形监测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在线办公
信息公告
更多>>
友情链接
南京大学
中国地学期刊门户网
中国科学D辑
Annual Review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
Earth-Science Reviews
Geology
Acta Geologica Sinica (English Edition)
中国地质学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