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地质学报 ›› 2025, Vol. 31 ›› Issue (02): 152-164.DOI: 10.16108/j.issn1006-7493.2024008
朱华玺1,禤 锟2,周玲玲1,曾志宏1,葛晨东1, 3,胡 镕1*
ZHU Huaxi1,XUAN Kun2,ZHOU Lingling1,ZENG Zhihong1,GE Chendong1,3,HU Rong1*
摘要: 海洋作为地球系统最大的活跃碳库,具有巨大的固碳增汇潜力。得益于独特的生理结构、广泛的分布范围、高效的固碳机制和强大的增殖能力,硅藻贡献了约40%的海洋初级生产力和40%的颗粒有机碳输出份额,在海洋生物碳泵中占据重要地位。一方面,得益于强大的CO2浓缩机制(CCMs)和高效的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固碳过程,硅藻具有强大的固碳效率和环境适应性;另一方面,硅藻也为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提供了生物固碳技术的新思路。寻找合适的固碳藻类、选育高速生长的种属、创造合适的生长环境、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成为硅藻固碳得以应用的关键。为此,现有研究利用室内生理实验探究硅藻生理活性和固碳效率的控制因素,进一步从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视角评估硅藻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为理解硅藻的自然碳汇和人工增汇前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硅藻有望发展成为一个“微生物固碳工厂”,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其固碳能力,并生产一系列具有商业价值的副产品。若能切实降低固碳成本,硅藻固碳未来将会是一个科技可持续支撑“双碳计划”的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