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地质学报 ›› 2025, Vol. 31 ›› Issue (02): 213-228.DOI: 10.16108/j.issn1006-7493.2024050
张治鑫1, 2,吴珍云1, 2*,邓寒潇1, 2,汪 伟3,王洪艳4,贺婉慧3,李慧欣2,毛可奕2,董少春3,尹宏伟3
ZHANG Zhixin1,2,WU Zhenyun1,2*,DENG Hanxiao1,2,WANG Wei3,WANG Hongyan4,HE Wanhui3,LI Huixin2,MAO Keyi2,DONG Shaochun3,YIN Hongwei3#br#
摘要: 库车坳陷秋里塔格构造带中段(中秋)位于库姆格列木群和吉迪克组两套膏盐层沉积交汇区域,以盐水沟为界,其东、西两侧构造变形样式差异明显,推断具有构造转换特征。基于野外调查,结合地震剖面解析,对中秋构造特征开展了精细解析,进一步厘定了中秋构造转换特征,阐明了盐上层和盐下层差异化构造转换机制。结果表明,中秋盐上层主要经历了两期构造作用:康村组末至库车组初,以褶皱变形为主,主要形成了在中秋错位排列的库车塔吾背斜和南秋里塔格背斜;库车组初到第四纪,以逆冲断层作用为主,在断层作用下,背斜进一步隆升变形,并逐步形成了由南向北依次分布的构造前缘带、南部隆起带、压扭核心带和北缘平缓带。压扭核心带构造变形最为剧烈,东、西两侧的差异性构造样式指示该地带可能发育走滑断裂,以释放两侧地层差异位移引发的压扭应力。中秋盐上层构造转换模式为同向倾斜型,即在相同倾向断层之间存在位移传递,使地表褶皱出现扭曲、分叉等特征。盐下层构造转换主要通过逆冲断层沿走向延伸距离的变化和断层倾角变化来完成。中秋盐上层和盐下层构造转换受到膏盐层控制,盐层在东西方向上的多层分布和厚度变化是导致库车塔吾背斜和南秋里塔格背斜发育位置不同的重要原因;南秋里塔格背斜盐下断层在双盐层控制下,向南延伸距离更远,库车塔吾背斜盐下断层受单盐层控制,延伸距离相对较短。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