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孟胤全, 蒋建国, 吴吉春. 利用机器学习从切片的孔隙结构特征预测多孔介质渗透率[J]. 高校地质学报, 2024, 30(01): 1-11. |
[2] |
王衍迪, 王毛毛, 闫 兵, 汤梦静, 贾红义. 渤海湾盆地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张扭性断裂演化的构造物理模拟研究[J]. 高校地质学报, 2024, 30(01): 22-35. |
[3] |
李盈莹, 王 博, 曹婷婷. 花岗质岩浆侵位的构造物理模拟研究进展[J]. 高校地质学报, 2023, 29(4): 543-558. |
[4] |
葛家成, 贾 东, 尹宏伟, 闫 兵, 陈竹新, 范小根, 杨 双, 崔 键, 钟 城. 龙门山断裂带与龙日坝断裂带相互关系的物理模拟实验[J]. 高校地质学报, 2023, 29(4): 617-629. |
[5] |
王盟楠, 李江海, 柳 晨, 刘磊鑫. 贝加尔裂谷构造发育的主控因素探讨:来自物理模拟的启示[J]. 高校地质学报, 2023, 29(2): 251-260. |
[6] |
杨庚兄, 尹宏伟, 汪 伟, 贾 东, 朱继田, 熊小峰. 基底非均一性对琼东南盆地新生代构造变形差异的影响: 来自物理模拟实验的启示[J]. 高校地质学报, 2022, 28(5): 655-668. |
[7] |
汪瑞宏, 齐 奕, 李志愿, 马 超, 王玥天, 蔡文浙. 莱州湾凹陷垦利油田沙河街组储层渗透率评价模型研究[J]. 高校地质学报, 2021, 27(5): 577-586. |
[8] |
蔡 晖, 郭书豪, 程林松, 张占华, 贾 品. 渤海稀油油田多层合采层间干扰室内实验研究[J]. 高校地质学报, 2021, 27(5): 587-592. |
[9] |
程 鹏,李江海,章 雨,王殿举,刘志强. 下刚果盆地白垩系盐筏物理模拟研究[J]. 高校地质学报, 2020, 26(5): 585-591. |
[10] |
张佳星,尹宏伟*,朱继田,熊小峰,汪伟,李长圣,吴珍云,刘绍文. 基底性质对断裂构造的影响: 以琼东南盆地为例[J]. 高校地质学报, 2018, 24(4): 563-. |
[11] |
徐强,徐凤银*,赵岳,赵欣,侯涛,王建新. 二连盆地中生代构造变形主控因素:物理模拟与讨论[J]. 高校地质学报, 2018, 24(1): 77-. |
[12] |
余一欣,尹伟,谢寅符,吴航,马中振,黄继新. 南美奥连特盆地东部斜坡带构造变形物理模拟[J]. 高校地质学报, 2017, 23(4): 670-. |
[13] |
刘 刚,吴 浩,张春林,刘锐娥,陈 胜,杜 威,马天骄,侯高峰. 基于压汞和核磁共振对致密油储层渗透率的评价: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长7油层组为例[J]. 高校地质学报, 2017, 23(3): 511-. |
[14] |
刘玉龙,汤达祯,许浩,赵俊龙,李冰洋. 基于核磁共振不同煤岩类型储渗空间精细描述[J]. J4, 2016, 22(3): 543-. |
[15] |
沈礼,贾东*,尹宏伟,魏东涛,陈竹新,孙闯,崔键. 构造物理模拟和PIV有限应变分析对构造裂缝预测的启示[J]. J4, 2016, 22(1): 1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