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国志, 张 灿, 刘大永, 邱林飞, 李子颖, 彭平安. 上扬子地区两条下寒武统底部剖面的差异及其对沉积环境的启示[J]. 高校地质学报, 2024, 30(06): 660-667. |
[2] |
孙候雪, 郝 芳, 王 奇, 田金强. 早寒武世玉尔吐斯组烃源岩沉积环境与有机质富集机制[J]. 高校地质学报, 2024, 30(05): 622-633. |
[3] |
王 波, 吴志雄, 胡俊杰, 马立成, 马寅生, 施 辉. 柴北缘西段嗷唠山地区三叠系碎屑锆石U-Pb 年代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高校地质学报, 2024, 30(04): 397-408. |
[4] |
罗香建, 覃 英, 卢树藩, 张嘉玮, 黄 庆, 王 彪, 龚大兴, 田恩源, 刘国栋. 黔西恰西地区晚二叠世富稀土岩系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分析[J]. 高校地质学报, 2024, 30(04): 418-430. |
[5] |
彭 浩, 陈 雷, 胡云鹏, 卢 畅, 恒 德, 文 冉, 谭秀成, 秦何星. 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物源及构造环境分析[J]. 高校地质学报, 2024, 30(02): 231-240. |
[6] |
夏长发, 林春明, 张 霞, 黄舒雅, 李绪龙, 赵雪培, 李 鑫, 宋福来, 邹丙方, 李铁军. 辽河拗陷滩海东部地区古近系东营组东三段物源和沉积相[J]. 高校地质学报, 2023, 29(5): 766-775. |
[7] |
王家宇, 徐 亮, 谢巧勤, 刘 童, 周跃飞, 李振生, 徐晓春, 陈天虎. 铜陵矿集区上石炭统碳酸盐岩矿物学与地球化学的区域对比研究[J]. 高校地质学报, 2023, 29(4): 514-526. |
[8] |
廖东霞, 郭海婷, 吴孟孟, 潘少明. 近百年来二龙湾沉积物粒度端元分析及其环境意义[J]. 高校地质学报, 2023, 29(2): 316-324. |
[9] |
李 超, 胡修棉. 宁芜盆地中三叠统黄马青组是大别造山带最早剥露的记录[J]. 高校地质学报, 2022, 28(4): 527-538. |
[10] |
李绪龙, 张 霞, 林春明, 黄舒雅, 李 鑫. 常用化学风化指标综述:应用与展望[J]. 高校地质学报, 2022, 28(1): 51-63. |
[11] |
林钟扬, 刘 健, 金翔龙, 吴 鸣, 赵旭东, 潘少军. 杭州湾北岸更新世以来沉积环境记录及古气候变迁[J]. 高校地质学报, 2022, 28(1): 129-139. |
[12] |
陈 兴,彭成龙,陈建书,吴开彬,张德明,王文明,龚桂源,邓贵标,骆 珊. 右江盆地中三叠世碎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源分析∶以贵州册亨地区为例[J]. 高校地质学报, 2020, 26(6): 639-655. |
[13] |
傅焓埔,胡修棉,梁文栋,EDUARDO Garzanti. 西藏南部侏罗纪—古近纪砂岩重矿物分析:探讨岩浆弧与大陆地块物源差异性[J]. 高校地质学报, 2020, 26(5): 530-539. |
[14] |
杨天洋,沈玉林,张涛,李壮福,仝根成,刘近帮. 徐州大北望寒武系徐庄组海绿石成因探讨[J]. 高校地质学报, 2020, 26(3): 276-285. |
[15] |
林春明,王兵杰,张霞,张妮,江凯禧,黄舒雅,蔡明俊. 渤海湾盆地北塘凹陷古近系湖相白云岩地质特征及古环境意义[J]. 高校地质学报, 2019, 25(3): 3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