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蓝媛春, 时 毓, 唐源远, 周予茜, 翁伯寅. 桂东鹰扬关群变质沉积岩锆石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高校地质学报, 2024, 30(05): 541-558. |
[2] |
王 波, 吴志雄, 胡俊杰, 马立成, 马寅生, 施 辉. 柴北缘西段嗷唠山地区三叠系碎屑锆石U-Pb 年代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高校地质学报, 2024, 30(04): 397-408. |
[3] |
梁任鑫, 时 毓, 庞超伟, 刘希军. 桂东南岑溪—陆川地区斜长角闪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高校地质学报, 2024, 30(02): 178-195. |
[4] |
吴 佳, 巫建华, 刘晓东, 王凯兴, 刘 帅. 贵东复式岩体中东部晚期花岗质小岩体的SHRIMP 锆石U-Pb 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 高校地质学报, 2024, 30(01): 56-71. |
[5] |
黄 玉, 黄旭栋, 陆建军, 章荣清, 吴劲薇, 严济池. 赣北阳储岭钨矿区花岗斑岩成因[J]. 高校地质学报, 2023, 29(6): 795-808. |
[6] |
齐泽秋, 于 洋, 赵静欣, 葛东莉, 何 俊, 陈福坤. 北秦岭地体东段早白垩世大规模的新生地壳再造:黄花墁岩体地球化学组成和岩石成因[J]. 高校地质学报, 2023, 29(6): 831-846. |
[7] |
何 晨, 夏 炎, 徐夕生, 邱检生, 徐 航, 张 志, 赵思狄. 浙江白垩纪大衢山岩体的成因过程:晶体—熔体分离与岩浆补给[J]. 高校地质学报, 2023, 29(5): 657-678. |
[8] |
王 博, 孙朝晨, 宋 芳, 倪兴华, 曹婷婷, 刘珈硕. 中亚造山带西南缘微地块前寒武纪基底构造属性与大陆亲缘性[J]. 高校地质学报, 2023, 29(3): 439-454. |
[9] |
刘风雷, 周 云, 史水平, 冯佐海, 蔡永丰, 付 伟, 赵 锴. 广西姑婆山花岗岩早白垩世暗色包体的识别及其地质意义[J]. 高校地质学报, 2023, 29(3): 455-470. |
[10] |
王晨光, 张德会, 刘向冲, 肖昌浩. 广西德保矽卡岩型铜锡矿床成矿流体演化特征[J]. 高校地质学报, 2023, 29(2): 174-185. |
[11] |
郑志翀, 曾 罡, 张慧丽, 刘建强, 陈立辉, 周中彪. 中国东北鸡西新生代玄武岩源区岩性制约[J]. 高校地质学报, 2023, 29(2): 186-200. |
[12] |
苏祖敏, 孙丰月, 张雅静. 辽宁清原中元古代辉绿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高校地质学报, 2023, 29(2): 201-212. |
[13] |
王永强, 时 毓, 李 响, 刘希军, 唐远兰, 孙艺容. 桂东北贺州英安岩锆石年代学、Hf 同位素研究及其地质意义[J]. 高校地质学报, 2022, 28(2): 141-152. |
[14] |
秦 亚, 冯佐海, 邢全力, 吴 杰, 薛云峰. 湘桂交界地区三江断裂带的变形时代及对泛非构造热事件的响应[J]. 高校地质学报, 2022, 28(2): 211-224. |
[15] |
高爱洋, 时 毓, 刘希军, 赵增霞, 刘明辉, 黄椿文. 桂东北均洞花岗岩体的锆石U-Pb 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 高校地质学报, 2022, 28(2): 225-2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