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高校地质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J4 ›› 2013, Vol. 19 ›› Issue (2): 233-.

• 其他学科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柴北缘西段团鱼山岩体的地球化学、年代学及Hf同位素示踪

朱小辉, 陈丹玲, 刘良, 王超, 杨文强, 曹玉亭, 康磊   

  • 出版日期:2013-06-20 发布日期:2013-07-03

  • Online:2013-06-20 Published:2013-07-03

摘要:

柴北缘西段团鱼山花岗闪长岩体SiO2 含量为66.35%~70.04%,具有富碱(Na2O+K2O=7.20%~7.57%),富钠(Na2O/
K2O=2.37~3.38),弱过铝质(A/CNK=1.00~1.02)以及低镁指数(Mg#=23~26)等特点,为钙碱性弱过铝质花岗岩。岩石
具有较低的Y(4.65×10-6~6.31×10-6), Yb(0.38×10-6~0.54×10-6) 以及较高的Sr(858×10-6~1020×10-6) 含量,Sr/
Y=162~192,显示了高Sr 低Y 的地球化学特征。锆石的U- Pb 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团鱼山花岗闪长岩的侵位时代为(437.4
±3)Ma。结合柴北缘地区超高压变质年龄(423~458 Ma),认为该岩体是在陆壳俯冲背景下,基性下地壳加厚脱水引发部
分熔融的结果,熔融温压条件可能为P >1.2GPa 和T >800℃,源区残留相主要为石榴石+ 角闪石。锆石Hf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
其εHf(t )值变化于-11.4~8.15,二阶段模式年龄存在888~1078 Ma(具正的εHf(t )值颗粒)和1300~1699 Ma(具负的εHf(t )值颗粒)两组,另有两个核部测点的二阶段模式年龄分别为2.45 Ga 和3.00 Ga(对应测点的U-Pb 年龄>2.4 Ga),表明团鱼
山花岗闪长岩源区物质组成复杂,主要为中元古代—古元古代地壳物质和新元古代新生地壳,同时暗示柴北缘地区在太古
代已有地壳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