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党昭卿, 陈 莹, 吕成福, 白志钊, 肖月也, 周钱山. 利用三角洲前积层的厚度恢复湖泊最大古水深:以渤海湾盆地秦南凹陷和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为例[J]. 高校地质学报, 2024, 30(06): 726-736. |
[2] |
尹晟宇, 龚德瑜, 苏 静, 胡正舟, 吴卫安, 王瑞菊. 准噶尔盆地东道海子凹陷及周缘上古生界原油成因来源[J]. 高校地质学报, 2024, 30(02): 218-230. |
[3] |
王衍迪, 王毛毛, 闫 兵, 汤梦静, 贾红义. 渤海湾盆地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张扭性断裂演化的构造物理模拟研究[J]. 高校地质学报, 2024, 30(01): 22-35. |
[4] |
马赛婷, 胡 林, 李 明, 王 迪, 陈 林, 程燕君, 徐 彬, 吴智平. 珠江口盆地文昌A 凹陷西部地区断裂体系的拓扑结构、分形特征及其与油气藏分布的关系[J]. 高校地质学报, 2024, 30(01): 36-46. |
[5] |
李盈莹, 王 博, 曹婷婷. 花岗质岩浆侵位的构造物理模拟研究进展[J]. 高校地质学报, 2023, 29(4): 543-558. |
[6] |
葛家成, 贾 东, 尹宏伟, 闫 兵, 陈竹新, 范小根, 杨 双, 崔 键, 钟 城. 龙门山断裂带与龙日坝断裂带相互关系的物理模拟实验[J]. 高校地质学报, 2023, 29(4): 617-629. |
[7] |
肖晓光. 西湖凹陷深层有效储层形成机理及深度下限研究[J]. 高校地质学报, 2023, 29(4): 630-643. |
[8] |
王盟楠, 李江海, 柳 晨, 刘磊鑫. 贝加尔裂谷构造发育的主控因素探讨:来自物理模拟的启示[J]. 高校地质学报, 2023, 29(2): 251-260. |
[9] |
高楠安, 汪新伟, 梁海军, 杜 利, 毛 翔, 罗 璐, 王婷灏. 冀中坳陷束鹿凹陷地热系统成因模式[J]. 高校地质学报, 2022, 28(6): 920-932. |
[10] |
贺婉慧, 汪 伟, 尹宏伟, 刘绍文, 朱继田, 熊小峰.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构造演化及东西段构造差异对比[J]. 高校地质学报, 2022, 28(5): 644-654. |
[11] |
杨庚兄, 尹宏伟, 汪 伟, 贾 东, 朱继田, 熊小峰. 基底非均一性对琼东南盆地新生代构造变形差异的影响: 来自物理模拟实验的启示[J]. 高校地质学报, 2022, 28(5): 655-668. |
[12] |
马兵山, 漆家福, 王俊怀, 能 源, 于福生, 陈玮常, 邬光辉, 葛家旺. 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西江凹陷与陆丰凹陷差异裂陷过程定量分析[J]. 高校地质学报, 2022, 28(5): 669-687. |
[13] |
曾小宇, 郭明刚, 朱继田, 熊小峰, 段 亮, 彭俊峰. 多期岩浆侵入事件对长昌凹陷烃源岩热演化的影响[J]. 高校地质学报, 2022, 28(5): 709-716. |
[14] |
江 标, 卓海腾, 李小平, 丁 琳, 吴宇翔, 李智高, 王英民, 孙 珍, 孙龙涛, 王智娜. 南海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北带串沟河道沉积特征及其岩性圈闭发育潜力[J]. 高校地质学报, 2022, 28(5): 735-746. |
[15] |
詹 润, 丁 海, 张文永, 孙 贵, 随峰堂, 辛永超. 定远凹陷形成的区域构造背景及其演化过程[J]. 高校地质学报, 2022, 28(1): 86-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