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高校地质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2025年5月11日 星期日
分享到:

栏目文章信息

    地球物理与工程地质学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穿透曲线反演管壁溶质通量的实验研究
    李光泉,高 阳,赵 蓓
    J4    2011, 17 (4): 546-551.  
    摘要1681)      PDF (796KB)(1591)    收藏

    泉口穿透曲线提供了一个便捷有效的方法来研究岩溶含水层中污染物的运移。在旱季,滞留在石灰岩中的污染物通
    过岩壁释放入管道,与管道水相混合并运输到下游泉口,因此,泉口穿透曲线能够反演出污染物释放时的管壁溶质通量。
    笔者利用一个基于运移稀释模型的解析解,由40条实验室测量的穿透曲线来反演出相应的管壁溶质通量。结果表明,其基
    本形状与穿透曲线相似,管壁透水的非均匀性在穿透曲线上明显表现出来,而在管壁溶质通量上表现为强振荡。因此,管
    壁溶质通量比泉口穿透曲线对管壁透水的非均匀性有更高的分辨率。该通量是一个连接泉口穿透曲线和污染物在岩石中早
    期分布的中间量,本文提供了一种研究管壁污染物释放过程的新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杭州西湖区域断裂分形研究及其对岩溶塌陷分布的影响
    沈 超, 潘 懋, 赵增玉, 梁 河
    J4    2011, 17 (4): 552-561.  
    摘要1435)      PDF (1562KB)(1650)    收藏

    以分形理论为基础,采用网格覆盖法,研究了杭州市西湖区的断裂分形特征,并对该区的岩溶塌陷易发程度进行了
    分析。首先,简要介绍了研究区地质背景及断裂分数维的计算和分析方法,并计算出西湖周边区域断裂分布的总体分数维
    及北东向、北西向的分数维,表明本区断裂分数维能很好的反映断裂分布的空间特征;其次,结合研究区的岩溶塌陷分布,
    讨论了断裂分数维和岩溶塌陷之间的关系,表明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分布在空间上互补;且岩溶塌陷分布情况和断裂分数
    维呈正相关关系;最后,以定量的形式分析了该区断裂对岩溶塌陷分布的控制,对当地工程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6)
    3. 相位加权叠加方法在探测鄂尔多斯东南缘地壳结构中的应用
    陆一锋, 徐鸣洁, 王良书, 米 宁, 李 华, 于大勇
    J4    2011, 17 (4): 562-568.  
    摘要2138)      PDF (2621KB)(2256)    收藏

    本文利用在鄂尔多斯东南缘地区宽频带流动地震台阵记录的远震数据,提取各台站的接收函数,并利用相位加权方
    法进行单台多震叠加、H -κ叠加以及共转换点叠加,获得了研究区莫霍过渡带的深度及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显示,莫霍的
    深度由鄂尔多斯块体往东南方向逐渐变浅,在不同区域莫霍具有不同的特征:鄂尔多斯的莫霍深度在42~38 km;渭河—山
    西地堑的莫霍出现约3 km的上隆;熊耳—伏牛山的莫霍深度在35~33 km;河淮盆地的莫霍形态比较复杂。相位加权叠加方
    法能有效地压制相关性不好的噪音,在部分受噪音及沉积层多次波干扰的台站记录中,对突出莫霍的转换波Ps震相有很大
    的帮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5)
    4. 利用接收函数研究鄂尔多斯东缘地壳上地幔结构
    黄 韬, 米 宁, 王良书, 徐鸣洁, 李 华, 于大勇
    J4    2011, 17 (4): 569-576.  
    摘要2888)      PDF (2465KB)(2305)    收藏

           由1876个远震三分量P波地震图组成的数据集,取自布置于鄂尔多斯—太行山一线的宽频带流动台站。通过阵列反
    卷积方法,得到地下界面响应的接收函数,并通过共转换点偏移叠加得到地下结构的图像。图像显示,从鄂尔多斯至渤海
    湾盆地地壳厚度总体上逐渐变薄,Moho面总体呈小角度向西倾斜。鄂尔多斯块体中部地壳最厚,达到52 km,向东到鄂尔多
    斯边缘,地壳厚度减小至43 km。太行山至渤海湾盆地地壳厚度从45 km减小至37 km。山西地堑下方Moho面上隆,和两边的
    Moho面相比,抬升8~10 km,且其Moho面的上隆和新生代地堑的凹陷呈镜像关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