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高校地质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2025年4月18日 星期五
分享到: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期刊订阅
新闻公告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栏目文章信息
岩石学及地球化学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1.
延边和龙地区闪长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研究
武鹏飞,孙德有,王天豪,苟 军,李 蓉,刘 玮,柳小明
J4 2013, 19 (
4
): 600-.
摘要
(
1073
)
PDF
(3259KB)(
2016
)
可视化
收藏
林省东部延边和龙地区中生代闪长岩的锆石 LA-ICP-MS U-Pb 年龄为 173~175 Ma。岩石的 SiO2 含量为 53.28%~58.02%, TiO2 含为 0.99%~1.08%,MgO 和 TFe2O3 含量分别为 1.96%~6.45% 和 6.59%~9.64%,Mg# 值为 37~59,Na2O 含量为 3.37%~4.88%, K2O 含量为 0.94%~2.30%,Na2O/K2O 为 1.70~4.16,Al2O3 含量为 15.87%~18.93%,相对富钠高铝,并且具有钠质钙碱性系列 向高钾钙碱性系列过渡的趋势,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显示其具有富含轻稀土元素(LREE)、贫重稀土元素(HREE) 以及无 Eu 负异常的特点。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Ba),明显亏损 Nb,Ta,Zr,Hf 和 Ti 等高场强元素 (HFSE)。 闪长岩的原始岩浆起源于受俯冲流体交代地幔楔的部分熔融,岩浆在上升过程中未受到明显的地壳混染。该期闪长岩形成 于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相关联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25
)
Select
2.
青海省囊谦县钾质碱性岩地球化学特征和锆石U-Pb年龄
袁亚娟,夏 斌,张玉泉,夏连泽,李 贺
J4 2013, 19 (
4
): 611-.
摘要
(
1101
)
PDF
(5833KB)(
1367
)
可视化
收藏
青海省囊谦县钾质碱性岩岩石化学成分富碱(Na2O+K2O=7.20%~10.6%),高钾(Na2O/K2O=0.56~0.93)和富钙 (CaO=1.65%~6.39%),富集 Rb,Ba,Th,U,Sr 等大离子亲石元素( LILE) 和 Pb, 亏损 Nb,Ta,Zr,Hf,Ti 等高场强元素( HFSE)。∑REE 范围为 336.8×10-6~611.31×10-6,富集轻稀土(LREE/HREE=19.78~33.58)和铕异常不明显(δEu=0.96~1.05)。 粗面玄武岩、二长斑岩、正长斑岩 LA-ICP-MS U-Pb 定年结果分别为 34.9±1.2 Ma,35.0±1.1 Ma,35.3±0.5 Ma,均属于古近纪, 相当于晚始新世。从本文定年结果还表明斑岩(花岗斑岩)成岩时间略早于火山岩,暗示该区的岩浆作用,有先侵入后喷 发的趋势。囊谦钾质碱性岩的成因与印度、欧亚两大陆碰撞有内在的联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1
)
Select
3.
皖南休宁蓝田剖面埃迪卡拉系皮园村组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何天辰,凌洪飞,陈永权,李 达,杨爱华,王 丹,吴赫嫔
J4 2013, 19 (
4
): 620-.
摘要
(
888
)
PDF
(6764KB)(
1717
)
可视化
收藏
该文运用多种沉积地球化学指标结合地质事实,对埃迪卡拉纪晚期沉积于皖南蓝田地区的皮园村组硅质岩进行 了综合研究,揭示了皮园村组硅质岩具有海相沉积硅质岩典型的微晶石英结构和较高的 SiO2 含量,同时具有 Fe/Ti > 20, Al/(Al+Fe) < 0.4 和 Eu 正异常的地球化学特征。根据 Al-Fe-Mn 图解认为,硅质岩含有来自海底热液流体的组分,而接近现 代开阔洋海水的 Y/Ho 比值和海水型稀土配分特征则显示沉积水体主要为海水。硅、氧同位素在地层序列上无趋势性变化和 较高 δ30Si 值指示硅质岩是由海水中的溶解态硅化学沉积形成,而不是由海底热液直接沉淀形成。氧同位素温度计也表明硅 质岩形成于当时常温的海水环境。上升流使得混合了海底热液而富硅的底层海水上涌,运移至离喷口较远的相对偏酸性海域, 导致局部海水硅过饱和而发生二氧化硅沉淀。皮园村组产出大量藻纹层和微体化石,并在顶部见有保存完好的埃迪卡拉纪 微体化石Palaeopascichnus jiumenensis,表明本海域生产力旺盛,生物和有机质降解作用产生的酸类物质可能降低了海水中 溶解硅的溶解度,间接促进了硅质岩的沉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1
)
在线办公
信息公告
更多>>
友情链接
南京大学
中国地学期刊门户网
中国科学D辑
Annual Review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
Earth-Science Reviews
Geology
Acta Geologica Sinica (English Edition)
中国地质学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