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高校地质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2025年4月18日 星期五
分享到:

栏目文章信息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球化学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黄土高原黄土地层的对比及细分
    王洋,孙洪艳,田明中
    J4    2015, 21 (2): 346-.   DOI: 10.16108/j.issn1006-7493.
    摘要1827)      PDF (953KB)(2269)    收藏
    将前人对黄土高原黄土地层划分的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总结、分析,结合洛川、宝鸡、西峰3个经典剖面,利用土壤 地层学、沉积学、磁性地层学、古生物学、年代学、地球化学等研究方法对黄土高原的黄土地层进行详细对比以及进一步 细分。将早、中更新世界线调整为B/M极性倒转开始的对应层位——L9顶部。根据岩性和气候旋回周期的差异性等,将离 石黄土三分,S8/L9作为离石黄土内部划分的一条新界线,S1~L5划分为上离石黄土,S5~S8划分为中离石黄土,L9~L15划分为 下离石黄土。在分析过程中发现关键层位(S0,L1,S1,S5,L9,L15,L33) 的年龄具有差异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环境因素对蜗牛Achatina fulica壳体碳酸盐δ13C 组成影响的实验研究
    朱莉莉,鲍睿,盛雪芬*
    J4    2015, 21 (2): 357-.   DOI: 10.16108/j.issn1006-7493.
    摘要1452)      PDF (612KB)(1789)    收藏
    :陆生蜗牛化石稳定同位素组成是一种良好的古环境信息载体,常被用于古环境古气候的重建。由于缺少古环境因子 对蜗牛壳体稳定同位素组成机理性的结论,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侧重于对现代蜗牛壳体的环境效应进行探讨。实验室蜗牛 饲养实验则可以通过控制环境因素来确定其对壳体碳酸盐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程度,从而得到较为确切的结果。该文在 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利用Achatina fulica 进行实验室饲养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温、湿度下,同种食物喂养的蜗牛壳体 有非常稳定的分馏值,不同食物类型的结果有一定的差异,莴苣叶、玉米粉和饲料喂养的蜗牛壳体相对于食物的分馏值分 别为16.70‰±0.2‰,10.57‰±0.2‰和10.65‰±0.2‰;在20~30℃实验条件下,壳体δ13C并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主要受食 物的影响,并得到两者之间的回归方程为δ13Cs=0.6665δ13Cv+6.2302(n=26);无机碳酸盐对Achatina fulica 壳体文石δ13C值影 响很少;根据端元组分分析方法的统计结果显示,食物是Achatina fulica 壳体碳同位素组成的主要影响因素,贡献值约为 80%±5%,除此以外,大气CO2的贡献值约为20%±5%。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