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高校地质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2025年4月18日 星期五
分享到:

栏目文章信息

    矿床学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马坑铁钼铅锌多金属矿成矿流体演化及矿床成因类型
    李林,倪培*,杨玉龙,徐颖峰,朱仁智,孙学娟
    J4    2016, 22 (3): 401-.  
    摘要909)      PDF (3165KB)(1073)    收藏

    马坑铁矿是福建省一个大型铁钼铅锌多金属矿床,赋存于莒舟-大洋花岗岩外接触带上石炭统经畲组-下二叠统栖霞
    组大理岩与下石炭统林地组石英砂岩之间,矿化阶段经历了从无水矽卡岩阶段(钙铁榴石-透辉石) →含水矽卡岩-磁铁矿
    阶段(绿帘石-阳起石-绿泥石-钙铁辉石) →硫化物阶段(石英-方解石-萤石-黄铁矿-闪锌矿) →碳酸盐岩阶段(石英-方
    解石) 演变,而本文对含水矽卡岩-磁铁矿阶段和硫化物阶段中的钙铁辉石、萤石、石英及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所进行岩
    相学观察和显微测温研究表明,早期含水矽卡岩-磁铁矿阶段包裹体类型主要有含NaCl子晶三相包裹体和富液相两相包裹
    体,少量富气相两相包裹体;而晚期硫化物阶段包裹体类型主要为富液相两相包裹体。含水矽卡岩-磁铁矿阶段流体出现
    流体沸腾作用,流体温度范围为448~596℃,两端员组分流体盐度分别为26.5~48.4 wt % NaCl equiv.和2.4~6.9 wt % NaCl
    equiv.;硫化物阶段流体呈现出混合趋势,流体温度和盐度分别为182~343℃和1.9~20.1 wt % NaCl equiv.。流体包裹体的均
    一温度和盐度的研究结果表明含水矽卡岩-磁铁矿阶段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水,而硫化物阶段流体以岩浆水为主,并有大气
    降水加入。由于马坑铁矿化形成于含水矽卡岩阶段,铅锌矿化则形成于硫化物阶段,流体沸腾是导致马坑铁矿床形成的主
    要因素,而流体混合则是引起马坑铁矿床铅锌矿化的主要因素。综合地质与地球化学研究,马坑铁矿床应属于与莒舟-大
    洋花岗岩有关的矽卡岩型铁矿床。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
    2. 铜陵狮子山矿田大团山铜(钼) 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杨小男,徐兆文,王云健
    J4    2016, 22 (3): 413-.   DOI: 10.16108/j.issn1006-7493.20151
    摘要1058)      PDF (1997KB)(1016)    收藏

    大团山铜(钼) 矿床是安徽铜陵狮子山矿田内较为典型的岩浆热液叠加型铜钼矿床,其成因与早白垩世大团山石英
    二长闪长岩有密切关系。系统采集硫化物阶段的矿化石英脉并经岩相学显微观察发现,石英中捕获有大量的流体包裹体,
    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即富气相(Ⅰ型)、富液相(Ⅱ型) 的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和含子晶的三相水溶液包裹体(Ⅲ型)。显微
    测温研究表明,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统计峰值分别出现在375~405°C和285~315°C之间,流体盐度的统计峰值出现在5.0
    wt.%~10.0 wt.% NaCl eq.之间。激光拉曼探针分析表明,流体包裹体的气相成分以水蒸汽为主,含有少量CO2和CH4。流体
    氢、氧同位素组成呈岩浆流体特征。研究表明,大团山铜(钼) 矿床的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流体,在成矿过程中经历
    了相态变化,沸腾的流体体系受到了不均匀捕获。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狮子山矿田内早白垩世叠加改造型流体表现出同源
    特征,在物理化学演化方面具有一定规律性,流体的多次沸腾作用很可能对成矿元素的分配、迁移与沉淀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川西乌拉溪钨矿床地质特征及辉钼矿Re-Os定年
    李同柱,周清*,张惠华,代堰锫,马国桃,马东,沈战武
    J4    2016, 22 (3): 423-.  
    摘要701)      PDF (4029KB)(919)    收藏

    乌拉溪钨矿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东南缘,该地区的钨矿床鲜有报道。本研究在进行大量的地质调查工作后,基本确
    认该矿床为一具有中型规模远景的矽卡岩型矿床;并通过对该矿床中与白钨矿共生的辉钼矿进行Re-Os同位素测年,获得
    6件样品的模式年龄介于161.5±2.2~165.3±2.2 Ma之间,加权平均年龄为163.7±1.9 Ma(MSWD=0.42,95% conf.),等时线年
    龄为161.0±3.7 Ma(MSWD=0.87,2σ)。该研究结果表明乌拉溪钨矿形成于中侏罗世晚期,略晚于乌拉溪花岗岩体,属燕山
    期构造—岩浆—热液成矿事件下的产物;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元古界里伍岩群,矿区深部可能有更好的找矿前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