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高校地质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05年 第11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5-12-20
    文章目录
    郭令智院士的科学贡献
    马瑞士, 卢华复
    2005, 11(4):  469-472. 
    摘要 ( 1273 )   PDF (1802KB) ( 11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郭令智先生,湖北安陆县人。1938年在重庆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地质系:1938~1946年先后在中央大地质系、云南大学矿冶系以及中国地理研究所任助教、研究助理、助理研究员。1946~1949年任台湾大学地质系副教授、台湾省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1949年赴英国伦敦大学皇家学院深造:1951年他绕道香港携在台湾的妻儿一起,毅然回到祖国大陆,在南京大学地质系(现地球科学系)任教授至今。
    鄂尔多斯盆地氦同位素的特征
    戴金星 , 李剑, 侯路
    2005, 11(4):  473-478. 
    摘要 ( 1909 )   PDF (1412KB) ( 10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最稳定的含油气盆地,也是我国发现1000×10^8m^3以上大气田最多的盆地。根据46个气样氦同位素分析,^3He/^4He为3.1×10^8~1.2×10^-7,平均为4.36×10^-8,R/Ra值为0.022~0.085,是壳源氦的特征。鄂尔多斯盆地^3He/^4He和R/Ra值不受天然气的成因类型、气的产状及气的原生性与后生改造的影响。R/Ra值定量说明鄂尔多斯盆地构造上极稳定。
    中国中西部小型克拉通盆地群的叠合复合性质及其含油气系统
    贾承造, 魏国齐, 李本亮
    2005, 11(4):  479-492. 
    摘要 ( 1506 )   PDF (5413KB) ( 10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中西部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巨大,是晚古生代一早中生代一新生代大型造山带环绕的小型克拉通盆地,盆地核心为构造相对稳定的小型克拉通,边缘环绕构造活跃的前陆冲断带。与北美、欧洲等大型含油气盆地相比,中国含油气盆地规模小、构造活动性强。盆地普遍经历:(1)寒武—志留纪,各自漂离于大洋中的小型克拉通盆地;(2)泥盆—二叠纪,亚欧板块南缘地体增生;(3)三叠—古近纪,特提斯洋关闭,陆相断(坳)陷盆地;(4)新近纪以来,再生前陆盆地等四个构造演化阶段。从下而上叠合了早古生代海相克拉通盆地、晚古生代海陆交互相克拉通盆地、早中生代陆相断(坳)陷盆地和新生代再生前陆盆地四个构造层序。古生界克拉通盆地构造相对稳定,古生代发育多期不整合界面和大型古隆起;中新生代前陆盆地叠置复合在其边缘,发育成排成带的构造。中国含油气盆地的叠合-复合性质决定了其叠合-复合含油气系统的特征:具有多油气系统、多源多阶段生烃、多期成藏、多层系含油气。中国中西部盆地的油气勘探主要包括古生界小型克拉通层序和中新生代前陆层序两大领域,其中早古生代克拉通层序以古隆起及其斜坡、晚古生代克拉通层序以大面积岩性储集体、中新生代前陆盆地以大型冲断带控制着油气的成藏与富集。
    塔里木盆地与天山山脉晚新生代盆山耦合机制
    卢华复, 王胜利, 贾东, 王良书, 刘绍文
    2005, 11(4):  493-503. 
    摘要 ( 2159 )   PDF (4791KB) ( 149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塔里木盆地北缘地质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资料、油气勘探地震剖面、人工地震测深、地震层析成像以及地热资料,提出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岩石圈地幔在天山岩石圈之下碰撞并发生拆沉的盆山耦合机制的概念模型。由于印藏碰撞,青藏高原的北部前缘岩石圈地幔与塔里木盆地岩石圈地幔形成V字形碰撞结构,推动塔里木地块的高强度岩石圈向北运动并俯冲到天山岩石圈之下,以水平俯冲作用在中天山北缘岩石圈之下与准噶尔盆地向南俯冲的岩石圈地幔碰撞,并发生后剥拆离。塔里木岩石圈俯冲的过程中,形成库车再生前陆盆地和再生前陆冲断带以及再生天山山脉。冲断量约为塔里木俯冲量的20%。这一盆山耦合模型可以解释盆地构造、盆地沉降、山脉隆升、岩石圈深部构造和热特征。
    塔里木盆地早-中二叠世岩浆作用过程及地球动力学意义
    杨树锋, 陈汉林, 冀登武, 厉子龙, 董传万, 贾承造, 魏国齐
    2005, 11(4):  504-511. 
    摘要 ( 2085 )   PDF (3053KB) ( 10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早-中二叠世基性岩类的做量元素、稀土元素和沉积特征的分析.提出了盆地早-中二叠世基性岩类的物质来源和岩浆作用的深部地质过程认勾基性岩浆来自于均一的富集地幔.并经历了较强的分异作用。深部岩浆向地表上升迁移过程中,导致了上部岩石圈的快速隆升.并造成塔里木盆地的区域性抬升和海水向西退出.并进入陆相碎屑岩沉积阶段。当隆升的作用力超过了岩石圈的扰曲强度时,岩石圈发生破裂,导致了塔里木盆地大规模的岩浆作用塔里木盆地早-中二叠世的岩浆作用与古特提斯洋的演化密切相关,并与吐哈盆地、红柳河地区、北山地区、扬子板块西缘地区的二叠纪岩浆作用共同构成了古特提斯北缘一次强烈岩浆作用事件。
    地震动力学与板块构造:地震灾害评估
    陈胜早
    2005, 11(4):  512-520. 
    摘要 ( 1511 )   PDF (5718KB) ( 13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为地震灾害评估的理论基础,地震动力学主要研究与地震活动有关的断裂机制、破裂过程、震源辐射和由此而引起的地震波的传播及地面运动规律。对地震力学、震源辐射和能量释放等经典理论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应用最新的定量地震学研究方法,以逻辑树的形式综合地震、地质和大地测量资料,提供了不同构造环境和断裂机制条件下地震灾害评估的概率分析和确定性分析实例。用于震源分析的典型构造类型包括板内地壳震源层、地壳活动断层及其速率、板块俯冲界面和俯冲板片。由于输入模型中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如输入参数的随机性和科学分析方法本身的不确定性,对分析结果的不确定性需审慎对待。通常对不同的模型或参量,包括地面衰减模型,进行加权平均可较为合理地减小结果的偏差:概率分析和确定性分析方法的结合亦为可取之有效途径。
    断裂剪切带厘米级磨砾和纳米级磨粒的发现、命名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孙岩, 陆现彩, 刘德良, 舒良树, 朱文斌, 郭继春
    2005, 11(4):  521-526. 
    摘要 ( 1430 )   PDF (3364KB) ( 9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世纪70年代初,在江苏江宁逆断层中发现了厘米(cm)级磨砾,这种磨粒通常在韧脆性断裂剪切带中都可能找到。80年代末,对美国加州深钻岩芯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时,在晚中生代花岗质糜棱岩滑移叶片中发现了纳米(nm)级超微球粒结构,球粒(2—5nm)紧密聚集、定向明显。因其形成同滚动、研磨和剪切作用过程有关,故将球形微粒称“磨粒”。嗣后,在陕北和黄海深钻岩芯石炭-二叠系泥岩滑移叶片中,也发现类同现象(微米-纳米级)。近年来又在郯庐断裂、日本中央构造线大型断裂带,以及南京幕府山寒武系至三叠系不同地层的各种剪切滑移构造中都发现了nm级磨粒构造。泥岩中含磨粒滑移层具有涂抹效应,起到油气封盖作用,这在陕北油气田已得到了验证。对其磨粒构造蕴藏的丰富地质信息,特别是在微观动力学方面(包括动热变质作用、流体渗散作用、颗粒自旋作用和地质催化作用等)应作进一步研究。
    江南造山带西段岩浆作用特性
    周金城, 王孝磊, 邱检生
    2005, 11(4):  527-533. 
    摘要 ( 2258 )   PDF (2528KB) ( 13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湖南浏阳南桥的中元古代冷家溪地层中发现了一种高度亏损、具N—MORB属性的玄武岩一辉绿岩。这种玄武岩的K2O特低,不相容的高场强元素,如Nb,Zr,Hf,Ti等和稀土元素的丰度都低于(少数元素接近)N-MORB的丰度,εNd(1271Ma)为6.86~8、98。在俯冲带附近N—MORB的发现为“九岭古岛弧”的存在提供了新的证据。湘西黔阳、古丈新元古代玄武岩-辉绿岩属碱性玄武岩.其微量元素特征近似于OIB,它的规模值得进一步调查。广西北部丹洲群中基性-超基性岩的TiO2,Ta及Nb的含量低,Hf/Th,Ti/Y和Ti/Zr等的比值也低,La/Ta和Th/Yb等的比值高,具有“弧玄武岩”特性。它们不具有CFB及OIB的地球化学特征,在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上的标绘点集中在“火山弧玄武岩区”,少数样品位于“弧后盆地玄武岩区”。至今未发现具高温特征的高镁熔岩,也未见大规模放射性岩墙群。这些基性岩的规模极小(约100km^2),不具有地幔柱来源的镁铁质岩浆的特性。桂北及湘东北的新元古代强过铝(SP)花岗岩体与江西九岭和安敞许村、休宁、歙县等岩体具有相似的特征,它们沿江南造山带呈带状分布,其形成与华夏和扬子板块之间的碰撞事件有关。在全球不同时代的造山带中都有S-型花岗岩出露;地幔柱岩浆作用形成的“镁铁质大火成岩省”中,出现的少量花岗岩是非造山、板内或A-型花岗岩,而不会是S-型花岗岩。不能把S-型花岗岩作为地幔柱岩浆作用的证据。这些都说明“江南造山带”的厘定有充分的岩石学证据。
    苏北盆地晚白垩世—新近纪原型盆地分析
    舒良树, 王博, 王良书, 何光玉
    2005, 11(4):  534-543. 
    摘要 ( 2107 )   PDF (3084KB) ( 159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苏北盆地是我国东部中新生代箕状含油气盆地群,主要由东台坳陷、盐-阜坳陷和建湖隆起三大构造单元组成;坳中有凸,隆中有凹,一系列凸、凹构造组成盆地的二级单元。运用盆地原型分析方法,对盆地的蚀源区、沉降史、沉积中心、盆地边界构造和沉积间断等进行了研究,并估算了沉降量和剥蚀量。在此基础上,提出苏北盆地的形成经历了挤压的前陆盆地、弧后扩张的裂陷盆地、大规模拉张的断陷盆地和热沉降的坳陷盆地等四个演化阶段;认为盆地沉积物主要来自5个蚀源区:NE面的滨海隆起、NW面的鲁苏隆起、西面的大别山、SW面的张八岭以及南面的扬州一宁镇古生代沉积岩区;提出建湖隆起从始新世末期以来长期处于暴露和剥蚀状态,有条件为北侧的盐阜坳陷、南侧的东台坳陷提供部分成油气物质的认识。进一步确定苏北盆地曾经历过仪征、吴堡、真武和三垛等4次抬升剥蚀事件,这些事件对不对称箕状盆地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区内盆地的南侧边界多呈上陡下缓的“犁式”正断层,并呈阶梯状逐次朝北下掉,盆地北侧岩层与下伏层多呈超覆关系,形成“南断北超”的盆地面貌。主断层常出现上部下滑(新)、下部逆冲(老)的反转构造现象,因而苏北盆地具有多期复合迭加的特点。本区沉积中心多表现为不对称的深凹区,沉积厚度巨大,是研究区生油层系的重要场昕。
    从地震波各向异性到各向异性地震学:地震波各向异性研究综述
    王良书, 陈运平, 米宁, 刘绍文, 李成 , 徐鸣洁, 李华
    2005, 11(4):  544-551. 
    摘要 ( 1475 )   PDF (2934KB) ( 139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地震波各向异性研究的发展历史和进展,着重叙述在地球各个圈层特别是地壳和上地幔中的地震波各向异性,及其在地球动力学和地震监测中的应用。地震波各向异性为动力地球作用过程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手段,它的科学潜力是巨大的、空前的,正逐步形成一个地震学的重要分支——各向异性地震学。
    我国中西部前陆盆地的特殊性和多样性及其天然气勘探
    魏国齐, 贾承造, 李本亮
    2005, 11(4):  552-557. 
    摘要 ( 1308 )   PDF (2057KB) ( 9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我国中西部前陆盆地构造特征、大地构造背景、地球物理特征的理论研究和典型前陆盆地的详细解析,系统分析了我国中西部前陆盆地的发育特征和特殊性。强调晚二叠世以来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多块体小型克拉通的聚合碰撞作用是导致中西部前陆盆地群形成的基本动力学过程:这些小型克拉通的多块体聚合碰撞造就了中西部前陆盆地的特殊性和多样性。同时,明确提出中西部盆地的基本特点是“两期三类前陆盆地”,即海西一印支期前陆盆地和喜山期前陆盆地,三类指海西一印支期的周缘前陆盆地和弧后前陆盆地、喜山期再生前陆盆地。根据前陆盆地的盆地结构和演化特征,又将中西部的前陆盆地划分为4种组合形式,即叠合型组合、改造型组合、早衰型组合和新生型组合。综合论述了不同时期不同类型前陆盆地构造对天然气聚集的五大控制作用。
    乌鲁木齐后峡地区侏罗系沉积特征、剥露过程及中新生代盆山关系讨论
    郭召杰, 吴朝东, 张志诚, 王美娜, 方世虎
    2005, 11(4):  558-567. 
    摘要 ( 1606 )   PDF (3292KB) ( 119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沉积学研究和古流向统计分析表明,侏罗纪时期后峡坳陷不是一个独立的盆地,而是与准噶尔南缘相连的同一盆地。后峡南缘侏罗系底部发育边缘相的冲积扇,表明当时的侏罗纪盆地范围至少达到后峡一带,比现今山前侏罗系分布范围大很多。煤岩镜质体反射率(Ro)分析表明,中侏罗统西山窑组(J2x)的埋深至少在3km以上。根据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并结合构造分析资料,提出是晚新生代以来的天山快速隆升过程和前陆冲断推覆构造,分隔了后峡坳陷和天山北缘侏罗系。
    南天山山前复杂褶皱的构造形态分析:以库车秋里塔克背斜和柯坪八盘水磨背斜为例
    汪新
    2005, 11(4):  568-576. 
    摘要 ( 2014 )   PDF (4169KB) ( 13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天山山前发育叠瓦状断层和叠加褶皱,这类褶皱构造形态复杂,研究难度大。应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依据地表倾角产状、二维地震剖面和钻测井数据,建立了南天山山前库车秋里塔克背斜和柯坪八盘水磨背斜的构造模型。该研究思路和手段对中国西部山前带复杂褶皱的研究有借鉴作用。
    郯庐断裂带北延及中新生代构造体制转换问题的探讨
    张庆龙, 王良书, 解国爱, 杜菊民, 徐士银, 胡旭芝
    2005, 11(4):  577-584. 
    摘要 ( 1546 )   PDF (3435KB) ( 14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郯庐断裂带北段在进入东北地区后主要分为走向北东-北北东的三支断裂,由西向东依次为沈阳-长春-哈尔滨断裂、依兰-伊通断裂和敦化-密山断裂。由于不同时期的大地构造背景和地球动力学的不同,它们在中、新生代的构造体制转换主要表现有如下5个阶段:(1)早、中侏罗世直到早白垩世时以拉张为主,形成一系列断陷盆地或坳陷盆地,并伴有中-酸性岩浆侵入和喷发,形成了独特的火山-湖相沉积盆地;(2)早白垩世末,为北西-南东向的压缩构造应力场,使盆地内的中、上侏罗统地层发生走向近北东的逆冲推覆构造;(3)晚白垩世,为北东向左行剪切构造应力场,区内侏罗系和早白垩世早期的沉积物发生褶皱,与上覆地层呈明显的不整合;(4)古近纪时为北西-南东向拉张构造应力场,日本海从古近纪开始逐渐拉开,直到新近纪完成现在的格局;(5)新近纪时又转换为挤压构造应力场,以北西-南东向挤压为主,使古近系沉积物发生轻微的褶皱。
    塔里木盆地重磁场特征与基底结构分析
    徐鸣洁, 王良书, 钟锴, 胡德昭, 李华, 胡旭芝
    2005, 11(4):  585-592. 
    摘要 ( 1905 )   PDF (2562KB) ( 13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塔里木盆地的布格重力与航磁资料,通过不同高度的解析延拓、不同方向水平梯度计算,分析了盆地内部与盆地边缘重磁场特征的差异,并反演计算了基底起伏与莫霍面深度。结果显示:盆地内部重磁异常变化相对平缓,盆地边缘变化剧烈;莫霍面形态中部上隆,盆地南北边缘分别向南、北加深;盆地边缘的前陆盆地表现为基底深凹;盆地边缘断裂特征与内部有所不同,边缘断裂基本平行于盆地边界,规模大,延伸长。反映了刚性的塔里木岩石圈在印藏碰撞的远距离效应下发生挠曲与整体变形,盆地边缘发育大型断裂系统,使应变能主要在周边变形最强烈的区域释放,形成了盆地周边比盆地内部活动强烈的特点。
    裂变径迹定年技术在构造演化研究中的应用
    朱文斌, 万景林, 舒良树, 孙岩, 赵忠岩
    2005, 11(4):  593-600. 
    摘要 ( 2044 )   PDF (2656KB) ( 12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裂变径迹技术是一种以磷灰石和锆石等矿物为定年对象的低温热年代学方法,特别适用于研究上地壳岩石冷却剥露的时间和过程。该技术在地学中的应用早期以定年为主,随着对裂变径迹长度分布特征与裂变径迹退火特性的深入研究,这种方法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在此基础上综述了裂变径迹技术在下列构造演化问题中的应用和进展,包括:(1)造山带隆升时代及隆升速率的研究;(2)造山带热演化历史的研究;(3)快速蚀顶或冷却事件的年代确定;(4)盆地反转时代的确认;(5)盆地基底岩系构造热历史的研究;(6)盆山耦合过程的研究。
    塔里木盆地岩石高温高压下波速的实验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李华, 王良书, 李成, 刘绍文
    2005, 11(4):  601-607. 
    摘要 ( 1671 )   PDF (2060KB) ( 133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给出了塔里木盆地多种岩石样品在高温高压下弹性波纵波波速(Vp)的实验室测量结果。在最大压力为2GPa,常温下样品的怖范围从6.007-6.803km·s^-1时,最大值为安山质火山碎屑岩;当温度为600℃,Vp范围从5.871~6.658km·s^-1时,其最大值是安山岩。结合地震转换波速度结构等资料,分析认为塔里木盆地地壳结构在大部分地区可三分:上地壳为花岗质变质岩为主;中地壳以花岗闪长岩为特征;下地壳是以安山玄武质成分为特征的岩层。
    广义“断层转折褶皱”的几何学正演数值模拟
    张逸昆, J.Suppe, 贾东, 卢华复
    2005, 11(4):  608-616. 
    摘要 ( 1933 )   PDF (3030KB) ( 119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了一个广义“断层转折褶皱”的几何学数值模拟方法,并用C++语言编制了相应的数值模拟软件。该软件能模拟非常复杂的褶皱冲断系统,包括多转折“剪切断层转折褶皱”(multi-bend shear fault-bend folds)、复合楔体构造(composite wedge structures)、以及多滑脱层褶皱冲断系统(multi-detachment fold and thrust systems)。通过把一个沉积岩层分解成“膝折带”(kink-band)和“膝折楔”(kink-wedge)两部分,解决了模拟曲线形态的多转折断层转折褶皱的难点问题,而以往的几何学方法仅对真实的褶皱形态作了粗略的线性近似。通过把复杂的褶皱冲断系统分解成一系列迭加的滑脱层系,可以模拟复杂的楔体构造,并提供这些构造演化的二维动画。该软件被应用于美国加里福尼亚州的Wheeler山脊,一个活动的楔体构造,其构造解释得自于大量钻井数据,正演数值模拟再现了该构造的主要特征。
    基于启动压力梯度的低渗透砂岩储层分类研
    王渝明, 庞颜民, 杨树锋, 陈汉林
    2005, 11(4):  617-621. 
    摘要 ( 1659 )   PDF (1292KB) ( 12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大庆杏树岗油田的取芯资料、论述了低渗透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以及渗流特征。通过测试不同渗透率岩芯样品的启动压力梯度.得出了启动压力梯度与渗透率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不同渗透率储层的启动压力梯度变化率的数量级不同,并依此建立了低渗透砂岩储层分类的新方法。按照该方法重新确定了低渗透储层的渗透率上限.并将低渗透储层划分为3种类型。
    济阳坳陷构造样式及其与油气关系
    陈海云 , 于建国, 舒良树, 侯方英, 吴龙丽
    2005, 11(4):  622-632. 
    摘要 ( 2061 )   PDF (4991KB) ( 10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济阳坳陷几何学和一系列钻井和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盆区存在伸展式、走滑式、反转式等三种基本构造样式;按几何学和成因学特征,可进一步分为翘倾断块式、滑动断阶式、潜山披覆式、重力背形式、底辟等5种次级构造样式。伸展式是济阳坳陷最重要的构造样式,次级构造样式的发育和演化与地质体在坳陷中的构造位置关系密切:翘倾断块构造大部分形成在坳陷的缓坡带.滑动断阶构主要发育在坳陷的陡坡带,底辟构造常见于坳陷的洼陷带,潜山披覆构造多发育在盆地四周隆起区与洼陷中的潜山带,而重力背形构造大多发育在主断层的下降盘。盆地内的重力构造作用可随着沉积加厚作用的持续或加剧而逐渐增强,发育在济阳坳陷东部地区的一系列雁列式和帚状构造是郯庐断裂强烈走滑剪切作用的结果。研究证实,受早、晚白垩纪之交区域构造背景变化的影响,盆区应力场曾发生过从挤压作用向伸展作用的转换,导致济阳坳陷中的反转构造普遍发育,并具有东强西弱的时空演化规律。因此,走滑剪切式构造是郯庐断裂走滑剪切的结果,而反转式构造则是区域构造背景发生转化的产物。
    基于ASTER数据的断裂构造判读:以甘肃白银地区为例
    黄生海, 石火生
    2005, 11(4):  633-641. 
    摘要 ( 1695 )   PDF (4169KB) ( 10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ASTER传感器提供了包括可见光-近红外(VNIR)、短波红外(SWIR)、热红外(TIR)共14个波段的地物波谱数据。其中最高分辨率在VNIR波段达到了15m。另外,在获得地物波谱数据的同时,它还能利用在03N波段和03B波段以不同视角获得的图像组成立体像对,从而获得同一地区的高程数据。这些特点为该数据的地质应用提供了很大的方便。由于断裂构造能造成断裂带内及其两侧之间地质环境与地貌特征的差异,这种差异会造成相应地区遥感影像中地物的波谱特征及空间分布即纹理型式上的差别。反之,使用多种图像处理技术,通过增强图像的灰度差并获取纹理图像,可以使这种差异凸现出来分析图像中的这些差异,找出在灰度和纹理上的规律性变化,不但可以推断可能的断裂分布,并可确定它的性质.利用ASTER数据高空间分辨率、多波谱段及同时提供DEM数据的特点,将之用于甘肃白银地区断裂构造的识别和判读。试验表明,利用该数据判读的结果与实地调查结果有相当的一致性。
    济阳坳陷中、新生代构造沉降与板块聚敛速率关系探讨
    张惬, 贾东, 陈竹新, 王良书, 陆建军, 陈晓明
    2005, 11(4):  642-648. 
    摘要 ( 1783 )   PDF (2198KB) ( 126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回剥模型,将钻井资料与区域地震剖面相结合,对济阳坳陷内东营、沾化和惠民3个次一级凹陷进行沉降史模拟。6121钻井的沉降曲线表明济阳坳陷中、新生代的构造沉降分为6个阶段:(1)中生代残余盆地发展阶段;(2)孔店期初始裂谷阶段;(3)沙四-沙三期断陷一期;(4)沙二-沙-期断陷二期;(5)东营期断陷三期;(6)新近纪热沉降阶段。将以上构造沉降速率同太平洋板块相对欧亚板块的聚敛速率进行比较,两者相吻合,表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是济阳坳陷从“初始裂谷-快速沉降-裂谷逐渐萎缩-热沉降”构造演化过程的主要控制因素。
    龙门山飞仙关断层传播褶皱磁组构特征及构造意义
    胡潜伟, 贾东, 陈竹新, 罗良, 贾秋鹏
    2005, 11(4):  649-655. 
    摘要 ( 2038 )   PDF (1851KB) ( 11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沿龙门山南段冲断前锋带飞仙关断层传播褶铍剖面钻取了270个磁组构定向岩芯样品,对其进行了磁性矿物与磁组构分析。通过等温剩磁和三轴热退磁实验确定了样品中的主要载磁矿物为赤铁矿。磁组构测试结果显示27个采样点的磁组构为中间组构与构造组构两种类型。通过对各点磁组构特征及各项磁组构参数进行详细分析,再结合断层传播褶皱运动学模型,得出断层传播褶皱形成过程中岩石应变及磁组构演化:断层扩展前的平行层缩短作用把原始的沉积组构改造成为中问组构;在断层扩展过程中,两翼地层的旋转抬升产生的简单剪切作用对地层磁化率各向异性产生影响,使得校正的磁化率各向异性度Pj值局部升高,以及在剪切变形强烈的区域形成构造磁组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