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大 卫, 王式洸, 韩宝福, 等. 1995. 碱性花岗岩的构造环境分类及其
鉴别标志 [J]. 中国科学, 25 (4): 418-426.
胡建 , 邱检生, 王汝成, 等. 2006. 江苏东海片麻状碱性花岗岩的地球
化学及其构造指示意义 [J]. 地质学报, 80(12): 1878-1891.
胡建 , 邱检生, 徐夕生, 等. 2009. 山东岚山I型与A型复合片麻状变
质花岗岩: 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指示意义 [J]. 岩石学报,
25(2): 282-296.
李曙 光, 李秋立, 侯振辉, 等. 2005.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的冷却史及
折返机制 [J]. 岩石学报, 21(4): 1117-1124.
刘福 来, 许志琴, 杨经绥,等. 2004.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及
周边地区花岗质片麻岩的地球化学性质和超高压变质作用标
志的识别 [J]. 岩石学报, 20(1): 9-26.
邱检 生, 王德滋, McInnes B I A. 1999. 浙闽沿海地区I型-A型复合花
岗岩体的地球化学及成因 [J]. 岩石学报, 15(2): 237-246.
邱检 生, 王汝成, 蒋少涌, 等. 2006.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高钛与低
钛榴辉岩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及其对金红石成矿的指示意义 [J].
岩石学报,22(7): 1875-1882.
宋明 春, 金振民, 王来明, 等. 2003. 鲁东官山榴辉岩与围岩接触关系
的新发现及其对年代学的启示 [J]. 地质学报, 77(2): 238-244.
王焰 , 钱青, 刘良, 等. 2000. 不同构造环境中双峰式火山岩的主要特
征 [J]. 岩石学报,16(2): 169-173.
王德 滋, 舒良树. 2007. 花岗岩构造岩浆组合 [J]. 高校地质学报, 13(3):
362-370.
王德 滋, 赵广涛, 邱检生. 1995. 中国东部晚中生代A型花岗岩的构造
制约 [J]. 高校地质学报, 1(2): 13-21.
王德 滋. 2004. 华南花岗岩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 高校地质学报,
10(3): 305-314.
肖娥 , 邱检生, 徐夕生, 等. 2007. 浙江瑶坑碱性花岗岩体的年代
学、地球化学及其成因与构造指示意义 [J]. 岩石学报, 23(6):
1431-1440.
谢窦 克, 马荣生, 张禹慎,等. 1996. 华南大陆地壳生长过程与地幔
柱构造 [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257.
谢桂 青, 胡瑞忠, 赵军红, 等. 2001. 中国东南部地幔柱及其与中生代
大规模成矿关系初探 [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5(2): 179-186.
熊绍 柏, 刘宏兵, 王有学, 等. 2002. 华南上地壳速度分布与基底、盖
层构造研究 [J]. 地球物理学报,45(6): 784-791.
徐树 桐,刘贻灿,江来利,等. 1994. 大别山的构造格局和演化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174.
许志 琴, 张泽明, 刘福来,等. 2003. 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折返
构造及折返机制 [J]. 地质学报, 77(4): 433-450.
许志 琴, 刘福来, 戚学祥, 等. 2006. 南苏鲁超高压变质地体中罗迪尼
亚超大陆裂解事件的记录 [J]. 岩石学报,22 (7): 1745-1760.
薛怀 民, 刘福来, 孟繁聪. 2006. 苏鲁造山带胶北区段花岗片麻岩类
的常量与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扬子克拉通北缘新元古代活动大
陆边缘的证据 [J]. 岩石学报, 22(7): 1779-1790.
薛怀 民, 刘福来, 孟繁聪. 2007. 苏鲁造山带胶南区段片麻岩原
岩的成因: 地球化学及Nd同位素证据 [J]. 岩石学报, 23(12):
3239-3248.
杨经 绥, 刘福来, 吴才来, 等. 2003. 中央碰撞造山带中两期超高压
变质作用: 来自含柯石英锆石的定年证据 [J]. 地质学报, 77(4):
463-477.
张泽 明, 许志琴, 刘福来, 等. 2004.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100 ~
2050 m榴辉岩岩石化学研究 [J]. 岩石学报, 20(1): 27-42.
郑永 飞, 陈仁旭, 张少兵, 等. 2007. 大别山超高压榴辉岩和花岗片麻
岩中锆石Lu-Hf同位素研究 [J]. 岩石学报, 23(2): 317-330.
周新 民. 2003. 对华南花岗岩研究的若干思考 [J]. 高校地质学报,
9(4): 556-5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