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子舟, 惠鹤九, 沙 刚. 行星物质化学成分的原子探针分析研究[J]. 高校地质学报, 2025, 31(03): 301-311. |
[2] |
郭 望, 陈 刚, 李玉宏, 张云鹏, 李永红, 党洪量. 柴北缘中侏罗世晚期气候逐渐干热化与湖相有机质富集机制[J]. 高校地质学报, 2025, 31(02): 200-212. |
[3] |
蓝媛春, 时 毓, 唐源远, 周予茜, 翁伯寅. 桂东鹰扬关群变质沉积岩锆石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高校地质学报, 2024, 30(05): 541-558. |
[4] |
曾祥辉, 孟德磊, 曾闰灵, 蒋起保, 欧阳永棚. 北武夷上水桥萤石矿区黑云母石英二长岩成因:来自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的制约[J]. 高校地质学报, 2024, 30(05): 559-576. |
[5] |
罗香建, 覃 英, 卢树藩, 张嘉玮, 黄 庆, 王 彪, 龚大兴, 田恩源, 刘国栋. 黔西恰西地区晚二叠世富稀土岩系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分析[J]. 高校地质学报, 2024, 30(04): 418-430. |
[6] |
程文瀚, 吴 萌, 赵艳丽, 赵俊哲. 锌同位素环境地球化学研究进展[J]. 高校地质学报, 2024, 30(03): 312-321. |
[7] |
梁任鑫, 时 毓, 庞超伟, 刘希军. 桂东南岑溪—陆川地区斜长角闪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高校地质学报, 2024, 30(02): 178-195. |
[8] |
王鹤源, 王泽堃, 谷思莹, 杨烁暄, 赵梓垚, 陈 旭. 宜昌—武汉长江沿岸典型砾石层对比分析[J]. 高校地质学报, 2024, 30(01): 47-55. |
[9] |
吴 佳, 巫建华, 刘晓东, 王凯兴, 刘 帅. 贵东复式岩体中东部晚期花岗质小岩体的SHRIMP 锆石U-Pb 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 高校地质学报, 2024, 30(01): 56-71. |
[10] |
黄 玉, 黄旭栋, 陆建军, 章荣清, 吴劲薇, 严济池. 赣北阳储岭钨矿区花岗斑岩成因[J]. 高校地质学报, 2023, 29(6): 795-808. |
[11] |
王美璇, 王智毅, 赵静欣, 齐泽秋, 何 俊, 陈福坤. 华北克拉通南缘古元古代晚期小河A 型花岗岩体成因及其地质意义[J]. 高校地质学报, 2023, 29(6): 809-830. |
[12] |
齐泽秋, 于 洋, 赵静欣, 葛东莉, 何 俊, 陈福坤. 北秦岭地体东段早白垩世大规模的新生地壳再造:黄花墁岩体地球化学组成和岩石成因[J]. 高校地质学报, 2023, 29(6): 831-846. |
[13] |
刘风雷, 周 云, 史水平, 冯佐海, 蔡永丰, 付 伟, 赵 锴. 广西姑婆山花岗岩早白垩世暗色包体的识别及其地质意义[J]. 高校地质学报, 2023, 29(3): 455-470. |
[14] |
苏祖敏, 孙丰月, 张雅静. 辽宁清原中元古代辉绿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高校地质学报, 2023, 29(2): 201-212. |
[15] |
刘 强, 赵葵东, 刘国奇, 张 迪, 李 前. 赣南草桃背铀矿床中绿泥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指示意义[J]. 高校地质学报, 2022, 28(6): 874-8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