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潘邵敏, 安凯旋, 胡逸豪, 张文静, 林秀斌. 柴达木盆地大红沟剖面新生代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相意义[J]. 高校地质学报, 2025, 31(03): 324-334. |
[2] |
杨 剑, 张卫雄, 陈爱兵, 翟向华, 张 元, 姜 鑫, 胡 杨, 李永恒. 甘肃早子沟金矿区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研究[J]. 高校地质学报, 2025, 31(03): 346-362. |
[3] |
谭志海, 尹宏伟. 滑脱层性质对正反转构造变形影响的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J]. 高校地质学报, 2025, 31(02): 131-142. |
[4] |
张治鑫, 吴珍云, 邓寒潇, 汪 伟, 王洪艳, 贺婉慧, 李慧欣, 毛可奕, 董少春, 尹宏伟. 库车坳陷秋里塔格构造带中段变形特征及构造意义:基于野外调查和地震剖面构造解析[J]. 高校地质学报, 2025, 31(02): 213-228. |
[5] |
吴永红, 徐洪钟, 何 骁, 王沐婉, 王世华, 赵永川, 米 健. 滇中白云岩砂化机理初探[J]. 高校地质学报, 2025, 31(02): 229-237. |
[6] |
曹雨霏, 李舒婷, 张少兵, 黄 方. 球状花岗质岩石的成因[J]. 高校地质学报, 2024, 30(06): 635-645. |
[7] |
王国志, 张 灿, 刘大永, 邱林飞, 李子颖, 彭平安. 上扬子地区两条下寒武统底部剖面的差异及其对沉积环境的启示[J]. 高校地质学报, 2024, 30(06): 660-667. |
[8] |
蓝媛春, 时 毓, 唐源远, 周予茜, 翁伯寅. 桂东鹰扬关群变质沉积岩锆石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高校地质学报, 2024, 30(05): 541-558. |
[9] |
孙候雪, 郝 芳, 王 奇, 田金强. 早寒武世玉尔吐斯组烃源岩沉积环境与有机质富集机制[J]. 高校地质学报, 2024, 30(05): 622-633. |
[10] |
张逍姬, 胡修棉, 李 娟, 许艺炜. 下扬子地区早二叠世末期碳酸盐台地死亡事件的沉积学与碳同位素记录[J]. 高校地质学报, 2024, 30(04): 379-396. |
[11] |
曹 程. 海洋锂循环及其对表层碳循环的指示[J]. 高校地质学报, 2024, 30(03): 269-287. |
[12] |
梁任鑫, 时 毓, 庞超伟, 刘希军. 桂东南岑溪—陆川地区斜长角闪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高校地质学报, 2024, 30(02): 178-195. |
[13] |
彭 浩, 陈 雷, 胡云鹏, 卢 畅, 恒 德, 文 冉, 谭秀成, 秦何星. 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物源及构造环境分析[J]. 高校地质学报, 2024, 30(02): 231-240. |
[14] |
王衍迪, 王毛毛, 闫 兵, 汤梦静, 贾红义. 渤海湾盆地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张扭性断裂演化的构造物理模拟研究[J]. 高校地质学报, 2024, 30(01): 22-35. |
[15] |
普腾飞. 华南雪峰山地区新元古代岩石弹性性质研究[J]. 高校地质学报, 2024, 30(01): 72-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