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地质学报 ›› 2025, Vol. 31 ›› Issue (03): 324-334.DOI: 10.16108/j.issn1006-7493.2024035
潘邵敏1, 2,安凯旋1, 2*,胡逸豪3,张文静1, 2,林秀斌1, 2
PAN Shaomin1, 2,AN Kaixuan1, 2*,HU Yihao3,ZHANG Wenjing1, 2,LIN Xiubin1, 2
摘要: 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内部最大的沉积盆地,现保存有超万米厚的新生代沉积物,这些沉积物的沉积相演化反映了高原生长过程和气候环境变化,一直是研究热点。前人研究主要关注沉积地层的描述和沉积相的定性判定,对于沉积相判定的定量研究仍有待深入。为了定量判定沉积相,文章在柴达木盆地大红沟剖面的下干柴沟组至狮子沟组采集了典型砂岩样品开展粒度分析,利用萨胡判别式、粒度频率分布曲线、粒度端元分析与累积分布曲线等方法,揭示该剖面新生代沉积物在沉积过程中的搬运介质、搬运方式与沉积相。文章结果表明,大红沟剖面自下干柴沟组至上油砂山组主要为水下浅湖相沉积环境,且湖泊水动力条件由强到弱依次为下干柴沟组、上油砂山组、上干柴沟组、下油砂山组;而狮子沟组主要为陆上河流相沉积环境。大红沟剖面新生代下干柴沟组至上油砂山组水下浅湖相沉积物主要包括四种搬运组分,分别为湖泊背景悬浮组分和外来水下分支河道浊流悬浮组分、细砂跃移组分、粗砂滚动组分组成;狮子沟组陆上河流相沉积物也主要包括四种搬运组分,分别为河流背景悬浮组分和外来冲洪积浊流悬浮组分、细砂跃移组分、粗砂滚动组分组成。文章结果为柴达木盆地新生代沉积物的沉积相判定提供了基于粒度分析数据的定量约束,同时也为定量表征沉积相提供了分析流程。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