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高校地质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1997年 第3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97-06-20
    文章目录
    华北地块南部巨型陆内俯冲带与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现今三维结构
    张国伟 孟庆任 刘少峰 姚安平
    1997, 3(2):  129-143. 
    摘要 ( 1746 )   PDF (3355KB) ( 12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豫西横穿秦岭造山带的反射地震为主的综合地球物理探测,发现秦岭现今北界存在华北地块南部自北向南向秦岭的巨型陆内俯冲带,深达Moho面以下,与之相伴而生,在中上地壳发育自南向北的逆冲推构造带,千公里东西向延伸,主要发生于晚白垩世100Ma±,成为秦岭与华北地区块间中新生代重要陆内构造,它是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现今三维结构的基本要素和组成部分,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现今结构具有流变学分层的“立交桥”三维结构框架模型。显然它们具有统一的动力学背景,是秦岭造山带现今处于印度-青藏、太平洋和欧亚板块的西伯利亚地块等三大构造动力学体系复合部位,导致其从深部地幔动力学的最新调整到上部地壳响应所发生的壳幔等圈层相互作用的综合产物,可能是大陆长期保存、演化的主要途径与形式之一,具有重要的大陆动力学意义,对中国大陆构造、灾害、环境研究也具重要意义。
    鄂尔多斯盆地基底结构特征及其对古生界天然气的控制
    贾进斗 何国琦 李茂松 周鼎潮 张林详
    1997, 3(2):  144-153. 
    摘要 ( 2516 )   PDF (2410KB) ( 143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华北克拉通西部,是我国大型含油气盆地之一。基底结构复杂,具有显著的下均匀性,基底断裂数量多,规模大,基底顶面表现为两个大型隆起,北部为伊盟隆起,中南部为中央古隆起,盆地基底结构对上覆沉积盖怪岩性,岩相具明显控制作用,从而间接影响到油气的生成,运移与聚集。伊盟隆起地抽侧斜坡及中央古隆起四周斜坡地带,是寻找古生界天然气的有利场所;盆地中南部几条NE向大型韧性剪切带,可能地油气分布产生重要影响,在油气勘探中也应给予重视。
    镁铁岩脉侵位机制及伴随变形
    石火生 J.霍克 C.威尔逊
    1997, 3(2):  154-161. 
    摘要 ( 1568 )   PDF (1983KB) ( 133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澳的EYRE半岛位于GAWLER克拉通南部,包含了GAWLER克拉通太古界至中元古界结晶基底的主要部分,全区于1423Ma克拉通化,此后除了局部的,较小的地壳运动外,一直是稳定的克拉通地块,研究区JUSSIEU半岛为FYRE半岛南部的次级半岛,镁铁岩脉群以及韧性剪切糜棱岩带主要沿海岩分布,区内出露岩石变形复杂,脉岩强烈的布丁化并重结晶,围岩中的转换拉伸构造及转换挤压构造可追踪识别,基性岩浆的侵位是转换拉伸力和岩浆压力联合作用的结果,脉岩群的传播侵位(PROPAGATION)与转换拉伸作用(TRANSTENSION)密切相关。多次的转换拉伸与挤压作用,还导致镁铁岩脉边缘成为高应变带,并形成复杂的变形图案 此外,围岩中伴随的变形以次剪切带(SUBSHEAR ZONE)最为显著,是作动力学分析最好的匹配构造。
    五台山晚太古代碰撞造山带的变质作用演化
    刘志宏 王安建 李晓峰
    1997, 3(2):  162-170. 
    摘要 ( 1516 )   PDF (1785KB) ( 10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五台山晚太古代碰撞造山带的三个构造岩片组成,即南部构造岩片-弧前混杂岩带,中部构造岩片-岛弧系和北部构造岩片-弧后混杂岩带,其间以大型逆冲型韧性剪切带相拼合。对三个构造岩片的矿物共生组合及变质反应研究,确定其具有相似的造山型PTt轨迹,变质早期对峰期明显的升温升压过程与地壳的拼合作用有关,变质峰期至晚期的近等温降压过程与地壳的纵向伸展作用相联系,三个构造岩片变质程度的差异是由于其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不同造成的。
    安徽铜陵典型矿区岩石包体研究及其岩浆——成矿作用过程探讨
    杜杨松 李学军
    1997, 3(2):  171-182. 
    摘要 ( 1463 )   PDF (2380KB) ( 10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铜陵地区岩浆岩中产有两类石包体,一类为属高于高角闪岩相的变质岩(残余)包体;另一类为属于二长岩-闪长岩类的岩浆岩包体,对这两类岩石包体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并计算了了各类岩石包体的形成条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岩石包体与寄主岩浆岩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岩浆岩和有关矿床的物质来源和成岩成矿作用机制,提出了深部古老变质基底部分融-岩浆积聚,分异,并在不同层位就形,形成深位和浅位岩浆房-不同成分的岩浆混合-气液隐爆迁移沉淀这样一种与同熔型岩浆岩有关的新的层控矽卡岩矿床成矿模式。
    右江褶皱带有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初步研究
    华仁民 朱金初 赵一英 周建平 吴燕玉 陈晓东
    1997, 3(2):  183-191. 
    摘要 ( 1481 )   PDF (2157KB) ( 10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右江褶皱带位于华南褶皱系的南西端,地质构造复杂,有色金属矿产丰富,本文对该区有色金属矿床的两个主要成矿系列进行了研究,一是与重熔型花岗岩类有关的锡-铜-银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其中又可将其分为锡-铜与银多金属两个亚系列,二是沉积-改造型层控锑矿床成矿系列,本文以上旧,都龙,白占厂,德保,凤凰山和木利,马雄等矿床为实例,分别讨论了两个成矿系列的主要特征,控矿因素和矿床成因。
    南京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的生物成矿作用
    谢树成 殷鸿福
    1997, 3(2):  192-201. 
    摘要 ( 1549 )   PDF (2080KB) ( 11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许多学者探讨过菌藻生物与形成南京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的预富集作用。然而,生物成矿作用是一个随地质作用的发展而发展演化的过程,本文详细研究了矿床中的矿化生物以及矿石中的吸附有机质,证实它们源自菌菏生物,结合非打开性的红外和荧光光谱方法以及打开性的GC-MS分析,重点研究了矿床中发现的有机包裹体,检测出成矿流体中的系列生物标志化合物,证实成矿流体中的有机质也源自菌藻生物。根据成矿流体中有机质特征,矿石中成矿元素闻的关系以及有机质中所古的金属元素,论证了这些源自苗藻生物的有机质、有机流体对成矿元素的活化迁移和还原沉淀作用,建立了生物-有机质-流体成矿系统。
    新疆三塘湖盆地晚古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
    林克湘 李艺斌 龚文平 俞惠隆
    1997, 3(2):  202-211. 
    摘要 ( 1715 )   PDF (1720KB) ( 13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疆三塘湖盆了的早石炭世玄武岩类岩石,具有Al2O3含量高,铁含量低,TiO2含量低,大离子亲石元素及轻稀土元素富集的钙碱性系列特点,利用图式差别表明,该区在早石炭世入于岛弧的的构造环境,早二叠世安山岩的岩石化学特征,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丰度具碱系列中的高钾造山安山岩特征,与安第斯活动大陆边缘安山岩的元素特征相似,证实三塘湖地区在早二叠世时期处于西伯亚利亚板块活动陆缘的构造环境。
    腾冲热海地热田的概念模型
    廖志杰 尹正武 贾希义 吕维新
    1997, 3(2):  212-221. 
    摘要 ( 1553 )   PDF (2020KB) ( 11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云南省腾冲县热海地热田是中国大陆上最大的一个地热田,根据1973年以来所获得的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资料,有可能建立热海地热田的概念模型,热海地热田的盖岩层为厚约300m的中新统,热储层为前寒武系高黎贡山群内的低速层,埋深约1500m,热储流体为NaCl型饱和水,温度为230~275℃热田的热源为地下6~7km深的一个岩浆囊,它侵位于花岗岩之中,厚约20km,其顶部的温度约为667℃。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膨胀土判别分类方法:以宁连一级公路为例
    杜延军
    1997, 3(2):  222-225. 
    摘要 ( 1210 )   PDF (727KB) ( 10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往用于膨胀土判别分类的定量手段,如模糊数学,灰色聚类法等都或多或少带有一定的人为因素,不可避免的影响了分类结果,本文提出了一种膨胀土判别分类的新方法-BP神经网络模型,较好的弥补了这方面的缺点,并具有容错能力强,客观性好等特点,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在实践中合理的,可行的。
    论月球不对称的演化
    李金宝
    1997, 3(2):  226-235. 
    摘要 ( 1343 )   PDF (1456KB) ( 9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月球形成初期有一个固体内核,表层是岩浆“海洋”重力分异,冷却固结形成月壳,由于同步自转,其一侧总是向着地球,在地球引力场作用下,使固体内核向地球一侧移动,月壳表层轻的物质向背地球一侧漂浮,所以月亮背地球一侧150公里,向地球一侧仅有60公里,这种演化机制使大部分月海分布在向地球一侧。
    答《关于深海锰结核中“纳米级超微生物化石”的思考和建议》一文
    林承毅 张富生 边立曾 陈建林 沈华悌 韩喜球
    1997, 3(2):  236-240. 
    摘要 ( 1506 )   PDF (1592KB) ( 9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详细讨论了东太平洋深海锰矿结核中新发现的中华微放线菌和太平洋螺球孢菌究竟是不是超微结构,首先,它们是笔者根据形态,结构和元素成分作为超微生物化石进行鉴定的,其次,透射电子显微镜中可以清楚地区分出完整的微生物结构,包括菌丝,孢子,孢囊和菌落等,它们之间的尺寸比例也是适当的,此外,透射电子显微像还揭示,深海锰质叠层石的纹层就是这些超微生物韵律性生长的结果,与滨海叠层中的纹层十分相似,笔者认为,已知微生物的最小尺寸不能作为否定新发现的超微生物化石的依据。本文还讨论了超微生物化石的术语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