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高校地质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1995年 第1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95-12-20
    文章目录
    近代花岗岩研究的回顾
    董申保
    1995, 1(2):  1-12. 
    摘要 ( 1403 )   PDF (3017KB) ( 14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代花岗岩实验和地球化学的研究使花岗岩研究走向一个最终成因和在地构造环境变迁结合的动力学方向。
    中国东部晚中生代A型花岗岩的构造制约
    王德滋 赵广涛 邱检生
    1995, 1(2):  13-21. 
    摘要 ( 1744 )   PDF (2378KB) ( 17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沿中国东部出露一条晚中生代巨型A型花岗岩带。根据时、空分布特点,可将其肢解为两期五带;第一期居岩时代为135~100Ma,包括下扬子带、苏鲁带、山海关带和碾子山带;第二期成岩时代为100~70Ma,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闽浙带。它们不仅表现出不同的岩石组合特征,而且在岩体位形态上也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变化。研究表明:第一期A型花岗岩产于东亚具有宽广剪切活动的活动大陆边缘(160~100Ma),其形成与大陆边缘内部的剪切挤压陆-陆碰撞造山带有关,并受压剪应力背景下转换拉张的制约,岩浆定位于被拉长的P剪切拉伸桥及P、R、T三组剪切交汇的拉张塌陷处;第二期A型花岗岩产于斜向俯冲边缘(1O0~70Ma)外侧增生地体拼贴带中,其形成与库拉板块向欧亚太陆俯冲导致的弧后扩张有关,岩浆定位于地壳差异升降之陷落处,此外,拉张背景下的拉张程度可能是制约A型花岗岩形成并影响岩浆性质、侵位方式等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
    陨石熔壳研究
    王奎仁 洪吉安
    1995, 1(2):  22-28. 
    摘要 ( 1516 )   PDF (1411KB) ( 8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通过对毫县陨石熔壳的化学成分分析,X射线物相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并与一岩相互对照,讨论了熔壳中Fe的氧化状态的变化、击变玻璃及主要矿物结构参数的变化;研究了熔壳的氧化作用、击变作用、击变作用下矿物的变形机制,同时,熔壳的SEM显微 貌像给出了熔壳的一套完整剖面,从而讨论了熔壳的烧蚀作用主要有破碎作用,熔融作用和抽蚀作用三种方式。此外,透射电观察敢证实了陨石熔壳中石英玻璃的存在。
    秦岭早古生代沉积作用与构造演化
    梅志超 崔智林 孟庆任 屈红军
    1995, 1(2):  29-36. 
    摘要 ( 1335 )   PDF (1981KB) ( 12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对秦岭及其两侧地台区沉积体系与旋回沉积的分析,认为该区在早古生代总体上处于板块的扩张阶段,其中巨厚的台地碳酸盐岩的广布的远洋沉积是其典型岩相。早奥陶世阿伦尼克中期华北地台南的一度隆升与剥蚀,标志着俯冲作用开始,但未发现加里东期碰撞造山作用的证据。该区晚奥陶世一志留纪大规模的海退主要是全球海平面下降的结果,与碰撞造山人关系不大。
    江西角山多金属矿床水-岩反应及成矿流体来源的讨论
    华仁民 吴佩红 陈克荣
    1995, 1(2):  37-44. 
    摘要 ( 1320 )   PDF (1882KB) ( 11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以银山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为依据,以水-岩反应及其同位素交换为出发点,对前人关于该矿床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水的结论提出质疑。根据流体例和蚀变岩石的氧同位素组成进行了水-岩氧同位素交换的反演计算,表明银山矿床成矿流体应来源于大气降水,是大气降水在深处较高温度和低W/R幽会下与千枚岩之间发生的水-岩反应的产物。岩浆活动主要为成矿作用提供了热源。
    黔西南,桂北地区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砷,锑,汞,铊元素及矿物组合特征
    钱汉东 陈武 胡勇
    1995, 1(2):  45-52. 
    摘要 ( 1735 )   PDF (1828KB) ( 140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和有关的低温硫化物相平衡实验结果,对黔西南、桂北地区的浅成低温热液浸染型金矿床与金共生的硫化物矿物组合、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作用机制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研究表明,与金矿化共生的砷、锑、汞和铊等地球化学指示元素及其矿物组合不仅具有成生方面的联系,而且可以作为寻找金的一种特征的标型标志。
    秦岭--大别高压超高压变质带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
    杨巍然 游振东 韩郁菁 张泽民 韦必则 刘嵘
    1995, 1(2):  53-64. 
    摘要 ( 2293 )   PDF (3113KB) ( 117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秦岭-大别高压超高压变质带是地中海全球近纬向活动带的组成部分,地中海活动带具有长期活动历史,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发育在不同时代的褶皱带中。秦岭-大别高压超高压变带以丹凤-商南-信阳-桐城对拉带为界分为秦岭和鄂北-桐柏-大别两个高压超高压块体,前者分为南北两个高压变质带,后者进一步划分为蓝片岩带、高压低温榴辉岩带、超高压榴辉岩带、高压中温榴辉岩带和盆榴辉岩带。它们均具有前准对称展布特征。不同地区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差别颇大,甚至是不同时期的产物,但概括起来它们共同经历了五个变形阶段:前高压超高压阶段(D1)、高压超高压变质形成阶段(D2)、区域性面理形成阶段(D3)、韧性剪切带形成阶段(D4),隆升剥露阶段(D5)。它们组成一个完整的变形序列。通过构造年代学研究得出五组年龄值,分别代表不同地质意义,第一组2 O00Ma左右,可能为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原岩年龄,第二组晋宁期(700~l 000Ma),为高压变质岩形成时期,第三组加里东期(400~540Ma),是秦岭-大别高压超高压变质岩主要形成时期和变质峰期,第四组海西期(271~326Ma),代表榴辉岩退变质年龄,第五组印支期(205~43Ma),是另一次高压变质岩形成时期。综合各种资料,秦岭-大别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归纳为四个构造演化阶段:中新元古宙阶段、早古生代阶段、晚古生代至中三叠世阶段、晚三叠世以后阶段。最后,作者按开合观点探讨了秦岭-大别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形成与演化。
    电导率分块连续变化的二维MT有限元模拟(Ⅰ)
    徐世浙 于涛 李予国 刘斌
    1995, 1(2):  65-73. 
    摘要 ( 1352 )   PDF (1214KB) ( 12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有限元法进行电导率分块连续变化的二维大地电磁的模拟。本文第一部分给了有限元法系数矩阵的计算公式,可用于编制有限元法的计算程度。模型上的计算结果和计算精度的分析交城本文的第二部分介绍。
    三峡工程库首区及狮子口重力滑动构造系统的构造应力场研究
    宋利好 杨森楠 吴树仁 任建业
    1995, 1(2):  74-81. 
    摘要 ( 1933 )   PDF (1993KB) ( 11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野外实测和室内测试,计算分析及有限元模拟,对三峡工程库首区燕山期和喜山期的区域构造应力场以及狮子口重力滑动构造应力场进行研究。区域构造应力场的主要特征是:燕山主期σ1和σ1近水平,分别近S-N向和E-W向,σ2近直立,差异应力200MPa、变化范围150-250MPa;喜山主期σ1近水平,总体方向NNE70-SW250°,差异应力100MPa,变化范围80-120MPa,在空间变化上,前者表现为南部差异应力高于北部差异应力,后者的变化规律不太明显。狮子口重力滑动构造系统的应力场比较复杂,总体呈近E-W向的前缘挤压、后缘拉伸,而滑动系统内部叠置产出的三个滑块也分别表现出后缘拉伸、前缘挤压并交替出现的特点,反映了区域应力场背景下的局部构造应力场特征。
    罗布泊形成及演化的地质新说
    郭召杰 张志诚
    1995, 1(2):  82-87. 
    摘要 ( 2092 )   PDF (1360KB) ( 14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位于塔里木盆地东北端的罗后是现今塔里木盆地的最低点,其形成受新生代以来塔里木盆地东南缘阿尔金走滑断裂系及东北缘库鲁克塔格走滑断裂系的控制。由于基羌民怪的左行走滑及孔雀河断层的右行走滑,在罗布泊-带产生近东西赂的拉张背景,罗布泊即暗生这一拉背景的一个箕状凹陷。罗布汪周缘及塔里木河下游水系的分布,均受控于该地区新生代以来的断裂构造。
    吐-哈盆地丘陵油田裂缝定量预测探讨
    童亨茂 钱祥麟
    1995, 1(2):  88-94. 
    摘要 ( 1585 )   PDF (1724KB) ( 11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裂缝油藏非常复杂和难以评价,本文从岩石脆性变形和递进变形的理论出发,从理论上指出了对理解缝发育程度进行定量预测可能性,并尝试着在露头和岩芯裂缝资料的基础上,以脆性岩石的裂缝密度取决于岩石应变量为假设前提,通过构造曲率的定量分析,岩石弹性应变能的数值模拟计算,以及裂缝和断层的关系分析几方面相结合的方法,定量估算丘陵油田不同构造部位缝的发育程序。预测结果表明,丘陵油区裂缝发育程度总体有如下特征:裂缝密度总体西部相对较高,东都相对较低;中部较高,南北两侧较低。陵24、25井的预测结果和实际资料基本吻合。同时,对预测结果的可靠性作了初步评价。
    颗石藻生烃的热模拟实验研究
    宋一涛 李树碃
    1995, 1(2):  95-106. 
    摘要 ( 1417 )   PDF (2462KB) ( 11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同一种属但生长在不同环境中的两种颗石藻进行了加热模拟实验,探讨其成烃机理。实验发现,颗石菏含有丰富的石油烃类,加热生成的正构烷烃及类异戊二烯烷烃分布与含颗石烃源岩相似。对颗石藻生烃的热演化规律研究表明,氯仿沥青大量产生及烃类组成发生较大变化的实验温度区间为200-300℃,此阶段产物相当于镜质体反射率为R为0.35-0.55的含颗石藻烃的源岩,为低成熟原油生成阶段。本文还研究了颗石藻热模拟产物中植烯类化合物和C20-、C22-类胡萝卜烷等类异戊二烯烃随温度的变化,并检测出一种推测为C22-二甲基-烷基环己烷的化合物。
    安徽胡乐寒武--奥陶系界线地层地球化学特征
    方一亭 沈渭洲 倪琦生刘燕 林雨萍
    1995, 1(2):  107-113. 
    摘要 ( 1703 )   PDF (1477KB) ( 9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者在胡乐寒琥-奥陶系界线剖面上作了多种地球化学测试。依据测试结果,分析了地球化学特征,碳、氧同位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组成 于西阳山组与谭家桥组之间,它可能与海平面变化有关。在寒武-奥陶系岩界线上仅见有小的碳同位素负偏移。
    塔里木东南缘洛浦阿其克晚二叠世瓣动物化石及其时代
    符俊辉
    1995, 1(2):  114-119. 
    摘要 ( 1608 )   PDF (1537KB) ( 95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系统研究了塔里木盆地东南缘洛浦阿其克斯格组的瓣鳃动物化石,讨论了化石组合特点及地质时代。根据化石组合面貌、岩性和沉积特征,以及剖面结构,认为普斯格组的时代应为晚二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