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高校地质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16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0-09-20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
    苏北超高压变质带榴辉岩的对比性研究及成矿作用
    黄建平, 马东升, 刘聪, 王辉
    2010, 16(3):  265-280. 
    摘要 ( 1954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苏北超高压变质带是秦岭—大别造山带的东延部分,所产出的榴辉岩有三种类型,分别为产于片麻岩中的G类榴辉
    岩、产于大理岩中的M类榴辉岩和产于蛇纹岩中P类榴辉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三类榴辉岩的原岩复杂多样,源岩为下地
    壳或上地幔的基性-超基性岩,兼具大陆和大洋玄武岩的特征,富含TiO2等有用组分,是金红石矿床的成矿母岩。金红石矿
    床的形成是华北、扬子两大板块俯冲碰撞的结果,金红石成矿作用的强弱与岩性、构造、变质变形作用等密切相关。榴辉
    岩中含有金红石、钛铁矿、磷灰石、石榴子石、绿辉石等多种有用矿物,具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

    广西花山花岗岩云英岩化分带与锡成矿过程的矿物学研究
    于阿朋, 王汝成, 朱金初, 谢磊, 张文兰, 车旭东
    2010, 16(3):  281-293. 
    摘要 ( 2237 )   PDF (7693KB) ( 19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云英岩脉型锡矿是广西花山花岗岩的主要矿化类型之一。花山花岗岩是氧化型花岗岩,岩体中的锡主要以Sn4+
    的形式,赋存于黑云母、角闪石、榍石、金红石、钛铁矿和锡石等含锡矿物中。通过矿物学研究发现,云英岩化过程是:经充
    分分异和演化形成的残余岩浆流体与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相互作用。首先,黑云母等原生含锡矿物中的锡在岩浆流体的作
    用下被淋滤出,进入流体或次生矿物相,如金红石、白云母等,发生初步富集;其次,在蚀变后期,成矿流体使早先沉淀
    的含锡矿物发生重溶,锡溶解进入成矿流体再次富集。锡在流体中与丰富的F-
    ,Cl
    -
    等络阴离子结合成稳定的配合物运移,
    随着云英岩化加深,流体的pH值升高、温度降低、络阴离子浓度降低,流体中配合物的稳定性降低发生沉淀形成锡矿化

    宁芜盆地浅成侵入岩的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胡劲平, 蒋少涌
    2010, 16(3):  294-308. 
    摘要 ( 4080 )   PDF (4325KB) ( 34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宁芜火山岩盆地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最重要的矿集区之一,以产出玢岩型铁矿而著称。盆地内的岩浆活动产物可
    分为龙王山组,大王山组,姑山组和娘娘山组4个旋回火山岩及相关浅成侵入岩。本文对该盆地中凹山铁矿的成矿母岩——
    辉长闪长玢岩进行了精确的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组成测定。3个样品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23±1) Ma,(127±3)
    Ma和(125±2)Ma。前人已对该盆地中火山岩开展过较多的定年工作,获得大王山组的锆石U-Pb年龄为127~131 Ma。 因此,
    与成矿密切相关的辉长闪长玢岩与第二旋回大王山组火山岩同期,形成年龄相近或略晚于火山岩。辉长闪长玢岩中锆石εHf
    (t) 值为-6.3~-8.6, 结合前人的地球化学数据,该岩石的形成可能与软流圈地幔上涌、富集岩石圈地幔熔融并与地壳物质
    混合有关,这一过程发生于华南约125 Ma时岩石圈强烈伸展时期。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与盆地内火山岩相比,宁芜浅成
    侵入岩形成过程中有更多的地壳物质加入

    古生物学
    贵州剑河寒武系清虚洞组掘头虫类三叶虫的发现
    杨兴莲, 赵元龙, 彭进, 杨宇宁, 杨凯迪
    2010, 16(3):  309-316. 
    摘要 ( 2413 )   PDF (4317KB) ( 30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贵州剑河八郎寒武系黔东统清虚洞组由泥岩和灰岩组成,厚约300 m,沉积相属于黔东陆棚深水过渡相区沉积类
    型,不同于黔西以浅水台地相白云岩和灰岩为主的典型清虚洞组类型。该组三叶虫化石丰富,包括莱德利基虫目Redlichia
    (Redlichia) guizhouensis,R.(R.) nobilis;褶颊虫目对沟虫科Eoptychoparia  jinshaensis,Antagmus dapingensis,褶颊虫科
    Nangaops brevis;耸棒头虫目叉尾虫科Olenoides hupeiensis, Kootenia sp.,以及掘头虫类中的掘冠虫科Ovatoryctocara sp.,掘头虫
    科Changaspis elongata,C. cf. elongata和飞龙山虫科 Duyunaspis cf. duyunensis;共计9属7种2相似种及2未定种。本文描述
    了其中具重要地层意义的掘头虫类三叶虫3属4种,包括2未定种。结果表明,在黔东清虚洞组发现的掘头虫类Changaspis
    elongata和Duyunaspis cf. duyunensis,此前仅报道于该组之下的杷榔组,现这两种的层位可上延至清虚洞组上部;同时显示
    该组Ovatoryctocara sp.和凯里组下部的Ovatoryctocara granulata比较相似,有可能是Ovatoryctocara granulata的祖先种。掘头
    虫类三叶虫的新资料将有助于促进国际寒武系第3统底界层型剖面及点位(GSSP)的进一步研究。

    贵州凯里生物群中的陡山沱藻
    伍孟银, 童金南, 傅晓平, 赵元龙
    2010, 16(3):  317-326. 
    摘要 ( 1876 )   PDF (9105KB) ( 18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陡山沱藻Doushantuophyton Chen et Xiao是湖北秭归庙河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及安徽休宁埃迪卡拉系蓝田组中常见的
    种群,该属先后建立了5个种:D.  lineare Chen et Xiao, 1991;D. rigidulum, Chen 1994;D. sinuolatum Hu, 1996;D. quyuani
    Chen, Xiao and Yuan, 1994, emend. Xiao et al., 2002和D. cometa Yuan et al., 1999。本文对贵州凯里组苗板坡剖面和乌溜—曾家
    崖剖面的30多块标本进行了详细描述,并与湖北庙河陡山沱组和安徽休宁蓝田组的陡山沱藻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属的
    模式种D.  lineare Chen et Xiao和 D. cometa Yuan et al.的时代可延伸到寒武纪第3世(原中寒武世)凯里生物群,并成为凯里
    生物群宏观藻类中的重要种群之一。也反映从埃迪卡拉纪陡山沱期至寒武纪第3世,经历了近5千多万年,特别是埃迪卡拉
    纪末期的生物灭绝事件,这2种的形态结构特征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说明陡山沱藻有些种具有较强的生存竞争能力以及遗
    传上的稳定性,从而表现出演化上的保守性和环境上的适应性。

    辽宁阜新早白垩世几种松柏类化石微细构造及地质意义
    杜宝霞, 闫德飞, 孙柏年, 邓胜徽, 解三平, 温雯雯
    2010, 16(3):  327-338. 
    摘要 ( 3069 )   PDF (9040KB) ( 20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集了辽宁阜新盆地下白垩统的3种松柏类植物化石,分别为Cephalotaxopsis haizhouensis Shang,Elatocladus cf.
    dunnii Miller et Lapasha和Elatides harrisii Chow。对三者的表皮微细构造进行了详细研究,其中Cephalotaxopsis haizhouensis和
    Elatocladus cf. dunnii的微细构造特征总体反映了一种温暖湿润的环境条件。根据它们的表皮构造和气孔带特征,与现生种
    表皮微细构造做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现生植物Cephalotaxus sinensis和Cephalotaxus fortunei可以作为化石植物Cephalotaxopsis
    haizhouensis和Elatocladus cf. dunnii的最近现存对应种,通过这两种化石植物与其最近现存对应种的气孔比率定量重建了阜
    新盆地早白垩世的古大气CO2浓度。

    沉积学与油气地质
    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冲断带油气成藏差异性分析
    魏东涛, 赵应成, 阿不力米提, 陈涛, 杨海波, 吴梁宇, 李世宏
    2010, 16(3):  339-350. 
    摘要 ( 3343 )   PDF (1424KB) ( 19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冲断带构造演化与成藏过程复杂。为深化对这种复杂性的认识,以给区域油气勘探和基础石油
    地质研究提供参考信息,针对区域构造上存在东西分段、南北分带的特点,从不同角度详细分析了不同区段油气成藏的特
    征及其差异,包括烃源、储层、圈闭、输导、保存、成藏模式和主控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区段的油气藏分布层位和成藏
    特征均不同,展示出油气成藏的差异性。其中,东段阜康断裂带主要是二叠系(包括侏罗系)的油气聚集于侏罗系储层中,
    成藏主控因素是圈闭、保存条件和储层;中段山前冲断带主要是侏罗系和二叠系(包括白垩系)的油气聚集于古近系和白
    垩系储层中,成藏主控因素是烃源岩、油源断裂和储层;西段四棵树凹陷地区主要是侏罗系(包括古近系)的油气聚集于
    古近系—新近系和白垩系储层中,油气成藏主控因素是运移通道和储层条件。

    低孔低渗背景下砂体输导物性下限及其对石油运聚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地区延长组长4+5段和长6段为例
    高岗, 沈霞, 韩永林
    2010, 16(3):  351-357. 
    摘要 ( 2035 )   PDF (1431KB) ( 16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 4+5 段和长 6 段为例,对砂体石油输导物性下限特征及其与石油聚集
    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砂岩的油气输导物性下限与砂岩的排替压力有关,在油气注入动力相近时,砂岩物性数值越高,油气
    越容易注入。同一地区、相近深度、相近层位油气能够注入的砂岩物性往往有一最低值(下限值),只有砂岩物性数值高于
    该值,油气才能注入;低于该值,油气因动力不足而不能注入砂层。排替压力与砂岩物性数值呈正相关,而物性随深度增
    加而降低。当深度变化较大时,砂岩的油气有效输导物性下限值随深度增加而降低。低孔低渗背景下,砂体在纵向与横向
    上都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在相近流体动力条件下,不同的砂体和同一砂体的不同部位因物性差异,油气输导物性下限和富
    集的程度不同。对胡尖山地区来说,深度主要变化于1 700-2 400 m,相应地,砂岩孔隙度和渗透率下限值分别变化于6%~3.2%
    和(0.062~0.019)×10-3
    μm2

    粒度资料的沉积动力学在沉积环境分析中的应用:以江汉盆地西北缘上白垩统红花套组沉积为例
    朱锐, 张昌民, 龚福华, 易雪斐
    2010, 16(3):  358-364. 
    摘要 ( 2241 )   PDF (679KB) ( 24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江汉盆地西北缘当阳地区上白垩统红花套组地层的15个样品进行粒度分析,发现样品的平均粒径、分选系数、
    偏度和峰度均在同一值域范围内;频率分布曲线相似,呈双峰态;概率累积曲线呈明显的两跳一悬三段式。结合沉积动力
    学公式,分别以水动力和风动力两种假设对粒度资料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出江汉盆地西北缘上白垩统红花套组砂体为风成砂,
    局部有间歇性河流影响。

    辽河油田兴隆台太古界古潜山储层评价标准研究
    李维祎, 王博, 桑转利
    2010, 16(3):  365-374. 
    摘要 ( 2392 )   PDF (1068KB) ( 27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兴隆台古潜山是辽河坳陷中重要的深层潜山油藏,对提高辽河油田原油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兴隆台太古界潜山主要
    储层由变质岩和岩浆岩组成,其中变质岩储层包括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母变粒岩、斜长角闪岩、角闪岩和混合岩。储集
    空间以构造裂缝为主,储层渗透性好。在测井曲线对储层敏感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选用现有测井资料中带有裂缝信息的电
    阻率、声波时差、密度、自然电位幅度差和双侧向等测井数据,应用测井交会图方法,结合试油工作的结果,寻找规律,
    得出了针对兴隆台古潜山储层进行定量及定性识别和评价的标准,即:岩石密度<2.75 g/cm3
    ,自然电位幅度差≥7 Ω·m,
    双侧向幅度差20~1 500 Ω·m,深侧向电阻率20~2 000 Ω·m,声波时差170~230 μs/m。通过生产测井解释数据进行了验证,
    证明上述储层评价标准基本适用,为兴隆台古潜山油井调层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他学科来稿
    高密度电法在监测地下高喷注浆工程的应用
    胡鹏, 朱国荣, 王启瑞, 郝志东, 王荣海
    2010, 16(3):  375-382. 
    摘要 ( 1981 )   PDF (2652KB) ( 18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了解高喷注浆过程及其效果对于实际工程具有重要意义,而高密度电法是对其实施动态监测的一项有效手段。基于
    Archie法则,对高密度电法所测得之数据进行转换、预处理和反演,可得到注浆过程各时段的电阻率以及不同时段的电阻
    率剖面图。结果表明,注浆区测点的基体电阻率曲线与水泥浆电阻率变化曲线具有相似的特征,而非注浆区的测点则没有。
    因而高密度电法可广泛应用于监测注浆过程,并对其效果进行检测,从而为探寻地下工程的可视化施工方式提供技术参考。

    甘肃西峰赵家川黄土-红粘土剖面坡缕石分布及其古气候意义
    岳统波, 陈天虎, 谢巧勤
    2010, 16(3):  383-387. 
    摘要 ( 2168 )   PDF (752KB) ( 18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生坡缕石的形成可以指示着干旱、高蒸发量的环境。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X射线衍射分析(XRD)
    对甘肃西峰赵家川红粘土剖面样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坡缕石从2.04 Ma开始广泛分布于整个红粘土剖面。坡缕石
    晶体在红粘土矿物碎屑中呈束状交织形态,其与周围矿物的接触关系说明是从古土壤溶液中直接结晶沉淀出来,因此是自
    生成因。赵家川剖面中坡缕石记录的信息与青藏高原隆升有着时代的耦合性,也与亚洲内陆干旱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佐证
    了青藏高原隆升对东亚季风的控制和风成堆积的重要控制,验证晚上新世黄土高原干旱化气候的开始,更新世干旱化进一
    步加剧。因此, 坡缕石可以作为黄土高原干旱化气候的矿物学新指标。

    琼东南盆地断裂活动性定量计算及其发育演化模式
    尹新义, 任建业, 裴健翔, 雷超
    2010, 16(3):  388-396. 
    摘要 ( 2551 )   PDF (1005KB) ( 18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地震剖面解释的基础上,运用断层活动速率法和位移-距离法对琼东南盆地主要断裂系统的活动性进行了定量计
    算。结果表明,断裂的活动性与盆地的演化阶段相对应,同时可以在同裂陷阶段划分出始新世—早渐新世裂陷幕和晚渐新
    世断坳转换幕,这两幕裂陷控制了盆地深部的基本构造格局。单条断层在早渐新世至晚渐新世期间断裂主要活动中心存在
    由东向西迁移的过程,盆地断裂系统活动中心在晚渐新世至早中新世也存在由东向西迁移的过程,盆地内规模较大的复合
    断裂带具有区段式活动的特征。将盆地内断裂系统发育模式总结为两种:以6号和11号断裂带为代表的简单生长模型,断裂
    系统发育演化过程中表现为单一区段断层独立生长的特征,断层简单地由中间向两侧生长,断层位移距离曲线自始至终为
    半椭圆型,且最大位移大致位于断层中部;以2号和5号断裂带为代表的生长连通型生长模式,断裂带由多条区段式活动的
    断层生长连接形成,其生长发育过程表现为沿断层面纵向上最大滑移量由各个区段的中心向各个区段交汇处迁移,由此各
    个区段断端破裂扩展,最终相互连接而形成一条大型断裂带。

    文章目录
    南岭骑田岭花岗岩基属印支期侵位的岩浆动力学佐证:对《关于南岭花岗岩侵位年龄问题》一文的答复与讨论
    章邦桐, 吴俊奇, 凌洪飞, 陈培荣
    2010, 16(3):  397-412. 
    摘要 ( 2413 )   PDF (1832KB) ( 21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影响花岗岩熔体冷却-结晶时间长短的因素虽然较多,如花岗岩熔体的初始温度、结晶温度、侵位深度、围岩温度、
    体积、放射成因热以及其他各种热物理参数, 但计算表明,花岗岩体积大小是决定花岗岩体侵位-结晶时差的最主要因素。
    采用与骑田岭花岗岩体相同参数计算得出不同出露面积花岗岩体的侵位-结晶时差 (△t ECTD) 分别为42.1 Ma(骑田岭花
    岗岩体,520 km2
    );0.7 Ma(50 km2
    花岗岩体);0.05 Ma(4 km2
    花岗岩体)。采用板状模型,结合骑田岭花岗岩锆石U-Pb
    年龄值(161 Ma), 通过反演计算得出骑田岭花岗岩基侵位年龄值(t E )为206 Ma,与立方体模型计算结果(203 Ma)差
    别不大,从而为骑田岭花岗岩基属于印支期侵位提供了重要的岩浆动力学佐证。对国内外花岗岩体205对锆石U-Pb年龄
    和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进行的相关分析,拟合出相关系数很高(R=0.997), 回归系数接近l 的线性回归方程(tRb =0.9928
    ×t Zr +2.1584)。△t(t Zr-tRb)频数统计分析表明: Δt呈对称正态分布(偏度系数C SK=-0.148; 峰度系数CKU=6.771), 其中位
    值为0 Ma, 众数值为2 Ma。这表明花岗岩体锆石U-Pb定年的测定结果与全岩Rb-Sr等时线定年测定结果在允许的误差范围
    内是一致的, 从而得出“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不能代表花岗岩侵位年龄(t E)”的结论。对Lee 等 (1997)和Cherniak等
    (2000)所进行天然锆石中U和Pb扩散系数实验条件的分析, 判明他们得出的“锆石U-Pb同位素体系封闭温度>900℃”结论,
    只可应用于解释源区岩石升温产生部分熔融形成花岗岩浆过程中残留锆石U-Pb同位素的行为,但不适用于解释直接从花
    岗岩熔体中晶出锆石U-Pb同位素体系封闭温度。华南同熔型花岗岩(龙塘花岗闪长岩体, 长泰花岗闪长岩体)与其同源
    火山岩全岩Rb-Sr年龄存在较大的差别(ΔtRb-Rb=15.7~32 Ma) 以及华南部分花岗岩体锆石中存在差别较大的2组U-Pb年
    龄(Δt Zr-Zr=24~50 Ma)的实例为花岗岩存在较大侵位-结晶时差提供了直接的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