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高校地质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18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2-12-20
    同位素年代学
    崆岭杂岩中斜长角闪岩包体的锆石年龄和Hf 同位素组成
    魏君奇,王建雄
    2012, 18(4):  589. 
    摘要 ( 1659 )   PDF (2819KB) ( 21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激光剥蚀- 等离子质谱(LA-ICP-MS)分析技术,测定崆岭杂岩中斜长角闪岩包体的锆石U-Pb 年龄和Hf同位
    素组成,以探讨黄陵结晶基底的形成及演化。崆岭杂岩主要由太古代TTG片麻岩和早元古代孔兹岩系组成,TTG片麻岩中
    存在少量斜长角闪岩包体。该包体中的锆石可分为岩浆结晶锆石、变质改造锆石和变质新生锆石三类。(1)第一类原生岩
    浆结晶锆石的U-Pb 年龄为(3000±24)Ma,MSWD=2.4,代表斜长角闪岩的原岩- 拉斑玄武岩的成岩时间,指示崆岭杂岩
    中以包体形式存在的斜长角闪岩(3.0 Ga),是黄陵结晶基底和扬子克拉通中出露的最古老岩石。(2)第二类变质改造锆石
    的U-Pb 年龄为(2715±9)Ma,MSWD=1.4,代表黄陵地区第Ⅰ期角闪岩相变质事件的时间。第Ⅰ期(2.75~2.7 Ga)角闪
    岩相变质作用,使TTG花岗岩及其拉斑玄武质岩石包体,变质为TTG 片麻岩及其斜长角闪岩包体。(3)第三类变质新生锆
    石的U-Pb 年龄为(2558±40)Ma,MSWD=0.93,代表黄陵地区第Ⅱ期角闪岩相变质事件的时间。第Ⅱ期构造热事件(2.6~2.5
    Ga)与“水月寺运动”相关,造成黄陵地区太古代与元古代之间的不整合面。总之,黄陵地区第Ⅰ期和第Ⅱ期变质事件的
    共同作用,将黄陵花岗岩- 绿岩型地体转变为晚太古代稳定陆块,并从此开始了长达500 Ma 的克拉通化。(4)斜长角闪岩
    包体中锆石的平均εHf(t )为-11.59~-3.98、平均亏损地幔模式年龄t DM2 为3.4 Ga,表明黄陵地区存在比崆岭群更古老(>3.2
    Ga)的地壳。

    广东北部碎斑熔岩加里东期锆石SHRIMP 年龄的首获及其地质意义
    巫建华,项媛馨,黄国荣,刘晓东,刘 帅
    2012, 18(4):  601. 
    摘要 ( 1392 )   PDF (1428KB) ( 15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赣南- 粤北燕山期火山岩较为发育,并可分为下、中、上三个不同时期的火山岩系,但分布于粤北司前—赣南南迳
    一带的火山岩一直缺乏可靠的同位素年龄。河口破火山口构造碎斑熔岩的锆石具有清晰的震荡环带,Th/U 比值高,属典型
    的岩浆成因锆石。锆石SHRIMP U-Pb 测年结果显示,14 颗锆石15 个测点的年龄变化范围较小,为410~473 Ma,加权平均
    年龄为(443.6±5.4)Ma,MSWD 为1.3,代表了碎斑熔岩的成岩年龄。根据国际地层表,河口破火山口构造碎斑熔岩形成
    于晚奥陶世末期—早志留世初期,属加里东期火山活动的产物。河口破火山口构造碎斑熔岩加里东期锆石SHRIMP U-Pb 年
    龄的首获,证明司前—南迳一带存在加里东期火山岩,这为赣南—粤北加里东期岩浆作用和花岗岩型铀矿成因的研究提供
    了新的窗口。

    皖赣相邻地区双桥山群火山岩的LA-ICP-MS 锆石U-Pb 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周效华,张彦杰,廖圣兵,余明刚,陈志洪,赵希林,姜 杨,蒋 仁
    2012, 18(4):  609. 
    摘要 ( 1497 )   PDF (8085KB) ( 14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皖赣相邻地区祁门—平里一带双桥山群地层中发现有呈夹层产出的变安山岩、变流纹岩及变凝灰岩。LA-ICP-MS 锆
    石U-Pb 测年结果显示,这些火山岩分别形成于(822.4±6.0)Ma,(821.2±4.6)Ma 和(830.4±4.9)Ma,表明这些双桥山
    群火山岩形成于新元古代早期。这些火山岩总体呈现为中钾钙碱性特点,以轻稀土富集,重稀土和高场强元素(Nb,Ta 和
    Ti)亏损为特征,类似于岛弧环境下岩浆活动的产物。全岩Nd 同位素显示,变安山岩来源于俯冲洋壳的部分熔融,变流纹
    岩和变凝灰岩形成过程中有幔源物质加入。结合最新区域资料,该文认为皖赣相邻地区双桥山群火山岩与华南838~820 Ma
    的大量岩浆活动的地球动力学机制是一致的,即岛弧环境下岩浆活动的产物。

    下扬子地区晚中生代花岗质岩石的源区物质组成反演
    王 斌,谢 智,崔玉荣,陈江峰,周泰禧
    2012, 18(4):  623. 
    摘要 ( 1439 )   PDF (869KB) ( 156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扬子陆块东段包括两个重要的地质块体,分别是大别造山带和下扬子地区。本研究选择下扬子地区中沿江带内出露
    的洪镇、月山岩体和皖南地区的太平—黄山杂岩体为研究对象,根据这些岩浆岩的性质,反演下扬子地区地壳物质组成和
    结构,并与大别造山带进行对比。Nd同位素组成是研究地壳组成和结构的重要手段。这些岩体同位素组成有明显差异,洪
    镇岩体中除二长岩外,花岗岩的εNd(t )范围是-11.6~-23.6,Pb同位素组成与大别造山带晚中生代岩浆岩的范围一致 ;月山、
    太平岩体的εNd(t )范围分别是-6.5~-8.2和-6.1~-8.3,黄山岩体的εNd(t )值较高,为-2.6~-3.3,它们均有较高的放射成因
    Pb同位素组成。地球化学性质表明,这些岩浆岩在形成过程中没有地幔物质的贡献,可以用来反演所研究地区的地壳结构。
    Nd同位素组成表明,下扬子地区地壳物质组成可能包括晚太古代—古元古代古老地壳、中元古代早期增生陆壳和中元古代
    晚期—新元古代新生地壳,与大别造山带地壳增生时代有很好的相似性。但两者间地壳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最重要
    的差异是下扬子地区中元古代晚期新生地壳物质可能底垫于古老地壳物质之下,不同于大别造山带从下到上由老到新的结
    构特征。此外,中元古代早期增生地壳物质在沿江地区可能没有分布。

    江西相山沙洲矿床铀的存在形式和迁移特征探讨来自诱发裂变径迹的证据
    张玉燕,李子颖,黄志章,李秀珍
    2012, 18(4):  639. 
    摘要 ( 1401 )   PDF (4480KB) ( 18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相山沙洲铀矿床产于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本文采用诱发裂变径迹方法,对矿区花岗质围岩及其蚀变岩石中铀
    的存在形式和分布状态进行了研究,共区分出围岩中铀的五种存在形式,即副矿物中的类质同像铀、显微或超显微粒状铀
    矿物、造岩矿物中的吸附铀、包裹体中的铀,以及简单铀氧化物矿物,并根据来源将蚀变岩石中的铀划分为来源于花岗岩
    原岩的继承铀和来源于成矿流体的叠加铀两类。经过交代蚀变作用,造岩矿物中的铀含量明显降低,大部分含铀副矿物消失。
    铀被带出并进入热液流体,后主要聚集在蚀变矿物周边和沿裂隙分布,或被新生矿物吸附。交代蚀变作用改变铀的存在形式,
    造成铀在岩石中的迁移和预富集,从而有利于铀的成矿作用。

    构造地质学
    辽西医巫闾山晚侏罗世伸展事件的时限来自同构造岩脉的年代学证据
    张必龙,朱 光,谢成龙,柳小明,陈 印
    2012, 18(4):  647. 
    摘要 ( 1410 )   PDF (9406KB) ( 13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位于燕山构造带东端的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经历了两次地壳伸展活动,早期在NNE—SSW拉伸背景下形成了现今围
    绕医巫闾山岩体周缘分布的拆离韧性剪切带与相应的变质核杂岩,晚期隆升过程中由于拉伸方向转变又叠加发育了瓦子峪
    伸展韧性剪切带。早期伸展变形中,围绕在拆离韧性剪切带及变形下盘中侵入了大量不同变形样式的同构造花岗岩脉。通
    过对不同阶段侵入的岩脉进行LA-ICP-MS 锆石U-Pb 定年,显示该核杂岩的活动时间为157~149 Ma。医巫闾山地区晚侏罗
    世伸展活动的确定,暗示华北克拉通北部可能从晚侏罗世已经开始发生破坏,到早白垩世达峰期并遍及整个华北克拉通东部。

    新疆尾亚蛇绿混杂岩与镁铁质麻粒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陈希节,舒良树,马绪宣
    2012, 18(4):  661. 
    摘要 ( 1764 )   PDF (4275KB) ( 209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中天山北缘断裂带的哈密尾亚地区出露有蛇绿混杂岩和镁铁质麻粒岩。蛇绿混杂岩呈近东西带状分布,在约2 km
    宽度范围内见有蛇纹岩、辉绿岩、辉长岩以及硅质岩等,均呈构造岩块裹挟在强烈剪切的泥砂质基质中镁铁质麻粒岩呈透
    镜状出现在片岩和片麻岩、花岗质片麻岩中,并被后期岩浆岩侵入。岩石地球化学测试数据表明,辉长岩与辉绿岩成分相近,
    以富MgO,贫Na2O和K2O 为特征,Na2O>K2O。TiO2 含量在1.45%~1.66% 之间,平均为1.55%(9 组);REE 配分曲线呈平坦型,
    LREE 轻微富集,HFSE 分异差,不相容元素较富集。总体上具有富集型洋脊玄武岩(EMORB)地球化学特征。镁铁质麻粒
    岩的SiO2 含量为45%~47%,K2O+Na2O 为0.26%~0.79%,CaO 为22.9%~24.3%,Al2O3 含量介于10.9%~13.9% 之间。在TAS 图中,
    落在亚碱性辉长- 辉绿岩区,TiO2 含量在1.18%~1.47% 之间,与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玄武岩相当,其原岩为不成熟岛弧环
    境下形成的拉斑玄武岩。在微量元素上,5 组镁铁质麻粒岩均有较高的ΣREE,REE 配分曲线呈平坦型,LREE 富集。在主
    量和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中,9 件辉长岩- 辉绿岩和5 件麻粒岩分别落在EMORB 和岛弧拉斑玄武岩(IAT)区域。综
    合区域地质、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认为尾亚东的镁铁质- 超镁铁质岩石组合属于构造肢解的EMORB 型蛇绿岩成员,
    形成于古洋盆初始裂解阶段的洋中脊构造环境,可能是属于古天山洋盆的岩石圈残片。尾亚西的镁铁质麻粒岩其原岩形成
    于不成熟的岛弧环境。它们的存在表明中天山北缘曾发生古板块俯冲消减机制,其分布位置可以代表古天山洋闭合后的缝
    合线。

    2011 年日本东北Mw 9.0 级地震的岩石圈三维建模分析
    闫 兵,贾 东,李一泉,王毛毛
    2012, 18(4):  676. 
    摘要 ( 1720 )   PDF (7101KB) ( 115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1 年3 月11 日日本东北地区太平洋海域发生Mw 9.0 级地震。日本海沟板块俯冲速率高,地震活动性强,因此研究
    程度高,到目前为止已获得了覆盖日本海沟弧前区域的地震波剖面数据。本文利用8 条岩石圈结构剖面建立了日本海沟的
    三维岩石圈结构模型。日本海沟岛弧地壳由上到下包含5 层:古近系—新近系—第四系海相沉积岩、白垩系海相沉积岩、
    岛弧上地壳俯冲杂岩、岛弧下地壳和地幔楔;日本海沟北部还存在中地壳;洋壳是一个双层构造,上层为熔岩和席状岩墙群,
    下层为堆晶辉长岩;陆壳和洋壳之间存在一个低速的板间层。本文在三维模型基础上讨论了俯冲板块的弯曲点和弯曲轴等
    几何学特征,分析了日本海沟俯冲带的历史地震和日本东北Mw 9.0 级地震主震和余震的震源分布,日本东北地区的地震活
    动与太平洋板块向日本岛弧下方的俯冲活动关系密切。

    Columbia超大陆聚合事件在塔里木克拉通北缘的记录
    吴海林,朱文斌*,舒良树,郑碧海,何景文,罗 梦
    2012, 18(4):  686. 
    摘要 ( 1112 )   PDF (2826KB) ( 22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里木克拉通北缘库鲁克塔格地区广泛出露古老基底的岩石组合。对于这些老的基底岩石的研究将会加深对塔里木
    前寒武纪地壳演化的认识。本研究对来自库尔勒前寒武纪4 个变沉积岩中碎屑锆石进行U-Pb 和Lu-Hf 同位素研究,目的是
    为了限定变沉积岩的最大沉积年龄及其源区的地壳演化信息。结果表明,其中3 个变沉积岩中碎屑锆石经历了强烈的~1.85
    Ga 变质热事件,记录了塔里木克拉通对Columbia 超大陆聚合的极度热响应。而另一样品T1 既记录到该期热事件的年龄,
    还有部分未改造的碎屑锆石的残留,未改造碎屑锆石的最年轻峰值年龄为~2.0 Ga,判断这套变沉积岩的沉积作用发生于
    2.0~1.85 Ga 之间,并于1.85 Ga 发生变质。锆石的Hf 同位素研究表明,塔里木克拉通库鲁克塔格地区在3.32~2.92 Ga(古太
    古代—中太古代)和2.56~2.46 Ga(新太古代末—古元古代初)发生两期地壳增生事件,且太古代地壳在2.65~2.50 Ga,2.20
    Ga 和1.90~1.80 Ga 发生地壳再造,而年轻一期地壳在新元古代再造形成该时期的花岗岩类。此外本研究中还发现一颗t DM2 为
    3.64 Ga 的锆石,说明该区还可能存在≥ 3.64 Ga 的老的地壳物质残留。

    基底滑脱层分布对褶皱冲断带变形影响的物理模拟研究:以塔西南西昆仑山前褶皱冲断带为例
    谢会文,王春阳,王智斌,程晓敢,杜志利,师 骏,陈汉林,李 康
    2012, 18(4):  701. 
    摘要 ( 1448 )   PDF (4660KB) ( 19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塔西南西昆仑山前基底寒武系膏盐层的分布情况, 采用物理模拟研究方法,设计了研究基底滑脱层的分布对褶皱
    冲断带影响的两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底滑脱层的分布对构造变形样式的发育及变形前锋的传播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具体表现为在基底寒武系膏盐层分布靠近山前的苏盖特地区变形整体表现为滑脱式的宽缓箱状褶皱的发育;寒武系膏盐层
    分布较远离山前的柯东地区在缺失寒武系膏盐层的山前地区,表现为叠瓦状逆冲断层的发育,形成断层相关的紧闭褶皱,
    往北有寒武系膏盐层发育的固满地区才发育较大型的箱状背斜。实验过程中苏盖特地区的变形前锋往前陆方向传播得更快
    更远,而柯东地区变形前锋往前陆方向传播得较慢较近,从而在变形过程中二者的变形前锋容易出现一个“Z”字形转折。

    准南独山子背斜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参数的确定及其意义
    王彦君,魏东涛,潘建国,刘震华,张 健,李林峡
    2012, 18(4):  711. 
    摘要 ( 1494 )   PDF (8644KB) ( 126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独山子背斜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西部,早在上世纪30 年代就在背斜东部浅层新近系的沙湾组(N1s)发现了石油,是
    我国新疆地区发现最早的油田。该区地震成像品质差,影响了人们对独山子背斜构造特征的明确认识,导致深层(古近系
    及以下地层)油气勘探滞步不前。该文综合分析了地震、钻井及露头多方面资料,采用地震正演、运动学数值模拟多技术
    配套、分步骤实现的定量化构造建模方法,以横跨独山子背斜主体的横剖面为蓝本,确定了独山子背斜的几何学和运动学
    参数,最终建立了独山子构造的模型,并揭示其背斜为一三角剪切- 断层传播褶皱,位于主断裂——独山子断裂上盘并受
    其控制;主断裂倾角为43°,断层错断白垩系吐谷鲁群(K1tg)至新近系沙湾组(N1s)地层,滑脱面为白垩系吐谷鲁群塑
    性地层,前翼发育剪切三角变形区,顶角为25°。该模型有效降低了独山子背斜构造认识的多解性并表明:独山子背斜中-
    上侏罗统油气储集层与下白垩统盖层组成的储盖组合成藏条件较好,是下一步油气勘探的现实领域。该方法对我国中西部
    前陆冲断带广泛发育的断层相关褶皱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脆性岩石变形机制与渗透率关系研究
    张 蕊,姜振泉,孙 强,徐松山
    2012, 18(4):  719. 
    摘要 ( 1432 )   PDF (497KB) ( 155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脆性岩石变形机制与渗透率- 应变的关系,根据脆性岩石应力- 应变和渗透率- 应变关系曲线分析指出:脆性
    岩石经压密、弹性变形和非稳定破裂后,内部微裂隙出现丛集式发展,且不断合并、贯通,导致微观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使渗透率在临界破坏点处急剧增大;当岩石宏观破坏后,内部结构面上的岩桥或凸起体部分被剪断或磨平,使得岩石强度
    随变形突然下降,此时渗透率到达峰值。结合重整化群理论分析表明,脆性岩石在应力- 应变曲线拐点处应变和渗透率峰
    值点处应变对应、临界破坏点处应变和渗透率急剧增大点处应变对应。通过试验研究和实例统计分析,验证了结论的合理性。

    沉积学
    四川江油马角坝地区船山组核形石灰岩稀土元素分布特征及其意义
    徐锦龙,洪天求,贾志海,王 伟,罗 雷
    2012, 18(4):  724. 
    摘要 ( 1534 )   PDF (784KB) ( 170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采集四川江油马角坝地区沉水剖面和双龙剖面船山组核形石灰岩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离子质谱对样品进行了系
    统的稀土元素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核形石灰岩稀土元素总量较低,介于6.26×10-9~25.1×10-9之间,均值为15.3×
    10-9。LREE 相对富集,HREE 相对亏损,但总体轻重稀土元素分馏程度不高,且轻稀土元素分馏程度比重稀土元素稍高,
    分馏程度可能与核形石的成因有密切关系。δCe 介于0.43~0.74 之间,均值为0.59,表明Ce 亏损严重,指示了船山期的海水
    总体属于强氧化状态。Y/Ho 值接近现代海水Y/Ho 值的下限,表明当时海水可能受到冰融淡水影响。稀土元素不仅来源于海
    水,还与生物碎屑的含量和核形石的成因有密切关系。

    江西铅山晚石炭世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环境
    李二恒,刘家润,倪 培,蔡逸涛,赵葵东,叶春林,朱筱婷
    2012, 18(4):  735. 
    摘要 ( 1457 )   PDF (925KB) ( 14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江西铅山晚石炭世硅质岩大多呈条带状、少量呈层状和结核状产出,赋存于灰岩层内或层间;主要由微晶石英
    组成,含有少量蛋白石或玉髓,未见硅质生物及硅化特点。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晚石炭世硅质岩的SiO2 含量为
    74.51%~98.48%,Al2O3,TiO2,MgO 及ΣREE 含量低, 分别为0.10%~3.42%( 平均为0.45 %),<0.01%~0.12%( 平均
    <0.02%),0.07%~1.46%(平均为0.20%)和<1.52×10-6~24.66×10-6(平均不足4.84×10-6);δCe 值为0.15~0.70(平均为
    0.42),呈负异常。Al2O3 与TiO2 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而两者与SiO2 相关性极低。在双变量SiO2-Al2O3,SiO2-MgO 和三变量
    Al-Fe-Mn,Fe-Mn-(Ni+Co+Cu)判别图上,硅质岩几乎都落入热液成因及生物沉积成因区;在双变量Fe2O3 / TiO2-Al2O3
    /(Al2O3+Fe2O3) 判别图上,落入大陆边缘沉积区范围。综合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薄片观察结果,可以认为研究区硅质岩形
    成于大陆边缘,其成因主要与海底热液活动有关。

    准噶尔盆地上三叠统源岩TOC含量预测方法
    高 岗,王绪龙,柳广弟,王银会,阿不力米提,张越迁
    2012, 18(4):  745. 
    摘要 ( 1542 )   PDF (1164KB) ( 21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对准噶尔盆地三叠系暗色泥岩在不同层段发育特征的分析,发现暗色泥岩主要发育于上三叠统,中、下三叠统
    分布有限。针对准噶尔盆地上三叠统暗色泥岩实测有机碳含量数据偏少、测井曲线系列较完整的实际情况,利用声波测井
    与电阻率测井重叠法,建立了准噶尔盆地上三叠统暗色泥岩有机碳含量的预测模型,并估算了主要探井上三叠统暗色泥岩
    的有机碳含量。综合预测和实测有机碳含量平面分布特征发现,上三叠统有机碳含量显示有4 个相对高值区,分别位于乌
    伦古坳陷的索索泉凹陷、中央坳陷带的阜康凹陷、盆1 井西凹陷和玛湖凹陷,以索素泉凹陷有机碳含量最高,阜康凹陷和
    盆1 井西凹陷其次,玛湖凹陷总体较低。有机碳含量表明上三叠统为一套中等- 较好的烃源岩。

    晚第四纪中北太平洋铁锰结壳Fe/Mn 变化对古气候变化的响应
    胡 钅容,陈天宇,凌洪飞
    2012, 18(4):  751. 
    摘要 ( 1740 )   PDF (989KB) ( 22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洋铁锰结壳是沉积于海山硬质基岩上的“壳状”沉积物。水成型铁锰结壳被认为是从海水中直接沉淀出来的,并
    且,形成以后Fe,Mn 等元素活化迁移程度很小。因此,铁锰结壳的Fe,Mn 含量可以大致反映其生长沉积时的海水化学特征。
    由于结壳生长通常会受到许多因素(包括水动力环境)的影响而使其生长不够稳定,从而难以准确获取结壳元素在千年尺
    度上变化的规律。为了克服这一影响,本文选取了中北太平洋两块生长韵律较好,结构致密的结壳(MP3D07 和CXD55)
    进行了高精度化学成分探针分析。结果表明,两块结壳的Fe/Mn 比值都可以和~1 Ma 以来的深海底栖有孔虫氧同位素曲线很
    好地对应起来,冰期结壳的Fe/Mn 比值比间冰期高。铁锰结壳的Fe/Mn 比值在冰期- 间冰期的显著变化,说明至少1 Ma 以来,
    铁锰结壳中Fe-Mn 的含量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紧密相关。我们认为冰期结壳较高的Fe/Mn 比值,是由于冰期风沙输入量增
    大带来大量的Fe 和其它营养元素,加之亚北极水流的影响,使得太平洋表层的生物生产力增大,进而导致由生物颗粒向深
    水释放的Fe 通量增高造成的。

    川西平原中更新世网纹红土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应立朝,梁 斌,王全伟,朱 兵,郝雪峰,王 鑫,刘 亮,付小方
    2012, 18(4):  759. 
    摘要 ( 1425 )   PDF (541KB) ( 16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川西平原中更新世网纹红土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网纹红土的主量元素组成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以SiO2,Fe2O3 和
    Al2O3 为主,三者含量之和平均值为90.92%;K2O,Na2O,CaO 和MgO 等易溶组分含量低,除K2O 含量略高于1% 外,其余氧化物均不足1%。相对于上陆壳(UCC)平均组成,主量元素富集TiO2,TFe2O3,贫Na2O,MgO,P2O5,K2O,MnO。样品中的Fe2O3,Al2O3,R2O3(Fe2O3+Al2O3)与SiO2 含量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表明该地区网纹红土符合亚热带地区脱硅富铝或脱硅富铝铁的成土过程,总体形成于湿热环境。通过化学蚀变指数(CIA)、风化淋溶系数(BA)和A-CN-K 图解等对比分析,该区中更新世网纹红土的化学风化强度与九江红土、宣城红土相近,认为该区网纹红土在湿热环境下遭受了强烈的化学风
    化作用,同时也表明中更新世川西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具有相似的古气候环境。

    甘肃西峰黄土中细菌16S rDNA 文库的构建与组成初步分析
    黄 晟,陈旸,潘雪莲,崔益斌,季峻峰,陈 骏
    2012, 18(4):  765. 
    摘要 ( 1600 )   PDF (1797KB) ( 175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黄土高原西峰地区黄土沉积物中的有机质进行了总DNA 提取和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通过克隆测序技
    术构建了含有44 个克隆子的细菌16S rDNA 文库。对16S rDNA 系统发育的分析表明,西峰地区的黄土沉积物中细菌可分属
    13 个类群,包括:酸杆菌(Acidobacteria)、变形菌(Proteobacteria)、放线菌(Actinobacteria)、绿弯菌(Chloroflexi)、厚壁菌(Firmicutes)、疣微菌(Verrucomicrobia)、浮霉菌(Planctomycetes)、芽单胞菌(Gemmatimonadetes)、异常球菌—栖热菌(Deinococcus-Thermus)、硝化螺旋菌(Nitrospirae)、蓝细菌(Cyanobacteria)、拟杆菌(Bacteroidetes)和Candidate divisionTG1。其中酸杆菌为最主要优势类群,变形菌为次优势类群,二者占黄土细菌总克隆数的70%,且大多为不可培养的基因型。

    藻类腐殖化模拟中胡敏酸的红外光谱及热失重特征变化
    刘 恒,刘文汇,李玉成,王 杰,腾格尔,马亮帮
    2012, 18(4):  773. 
    摘要 ( 1430 )   PDF (747KB) ( 14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红外光谱分析和热失重分析法对从蓝藻腐殖化过程中提取的胡敏酸的元素组成及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蓝藻好氧厌氧发酵过程中有机碳、有机氮表现出下降的趋势,且好氧阶段大于厌氧阶段。至模拟实验结束,C/N 比由最初
    的5.939 升至9.962,趋近于其中所含胡敏酸的C/N 比10.93。胡敏酸的红外光谱解析显示,不同处理阶段样品胡敏酸在波数
    (2920+2850)/1630(脂肪碳/ 芳碳)处吸收峰面积比分别为1.23, 2.73, 0.78, 0.83,芳碳含量增加,表明厌氧过程有助于胡敏
    酸结构的芳构化。热失重分析显示发酵生成的胡敏酸有两个明显失重峰值290℃和340℃,主要是非核部分脂肪侧链及氢键
    结合OH 的裂解,说明蓝藻发酵生成的胡敏酸主要以脂肪族为主,结构相对于土壤胡敏酸较为简单。结合样品中可溶性有
    机质族组分中饱和烃与芳香烃含量的比较,厌氧处理中芳香烃组分成倍增加,亦说明胡敏酸芳构化程度增高,为腐泥型干
    酪根早期演化提供了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