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高校地质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19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3-03-20
    特约稿
    初论华南加里东花岗岩与大规模成矿作用的关系
    华仁民,张文兰,陈培荣,翟 伟,李光来
    2013, 19(1):  1. 
    摘要 ( 2032 )   PDF (507KB) ( 330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华南加里东期的花岗岩类在强度和广度上仅次于燕山期花岗岩,是华南大花岗岩省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前人对于
    加里东期花岗岩类与成矿关系的报道较少,早期的研究甚至认为加里东期花岗岩一般不成矿。本文根据对近年来在某些地
    区和矿床出现的加里东期花岗岩类及相关矿化现象的初步研究成果,并结合对相关文献的调研,提出华南地区加里东期花
    岗岩类与该地区钨锡等金属大规模成矿作用之间具有相当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某些加里东期
    花岗岩、尤其是那些演化比较充分的加里东晚期花岗岩可能在晚阶段直接形成矿床,如湘东南的彭公庙、桂北的牛塘界、
    桂东北的桂岭、右江地区的钦甲等花岗岩体,但是其重要性相对较小;(2)某些加里东期花岗岩可能为该地区较晚期的成
    矿作用提供部分成矿物质来源,如在赣南的石雷、粤北的梅子窝等钨矿床可能有这种情况,在湘南的益将,加里东期的石
    英闪长岩为风化壳型稀土- 钪矿化直接提供了成矿物质来源。(3)更为重要的是华南地区正是从加里东期开始进入了陆内
    演化的阶段,加里东期花岗岩类开启了以地壳物质重熔为主的华南大花岗岩省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一幕,标志着华南陆壳进
    入不断成熟、亲石成矿元素不断向陆壳富集的阶段,多旋回花岗岩浆活动及其演化使钨锡等金属元素在燕山期花岗岩中高
    度富集,并最终导致了华南地区举世瞩目的燕山期大规模成矿作用。

    沉积石油地质学
    碎屑沉积地质体构型分级方案探讨
    吴胜和,纪友亮,岳大力,印森林
    2013, 19(1):  12. 
    摘要 ( 1256 )   PDF (1130KB) ( 245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沉积体的层次结构是复杂地质体的内在特征。针对现有碎屑沉积体层次结构分级中的不足,按照构型规模及包含关系,
    以最大自旋回与最小异旋回为衔接点,采用倒序分级原则,将已有的岩性体构型与层序构型分级整合为一体化的沉积体构
    型分级方案,并与我国的沉积相分级体系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沉积盆地内划分了12 级构型单元,其中1~6 级单元为层序构型,
    7~9 级单元为相构型,10~12 级单元为层理构型。这一方案有利于勘探开发一体化的地下地质研究。油气田勘探阶段构型分
    布的研究级别主要为1~4 级,油气田开发阶段构型分布研究的级别主要为5~9 级。我国现有的沉积相分级体系为自成因沉积
    体的分级体系,但并非层次结构分级体系,且存在相单元级次不统一的问题。微相单元一般具有层次结构意义,可作为构
    型单元,而亚相一般不能作为构型单元。

    松辽盆地榆树林油田下白垩统泉头组扶余油层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其演化
    李 洋,朱筱敏,宋英琦,刘 芬,李 超
    2013, 19(1):  23. 
    摘要 ( 1526 )   PDF (12270KB) ( 14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松辽盆地榆树林油田下白垩统泉头组四段扶余油层沉积时期发育大型浅水三角洲沉积。本文基于12 口探井岩心与
    2268 口钻井资料,通过单井岩心相分析、测井相分析、连井相对比和平面沉积微相研究,认为研究区发育浅水三角洲平原、
    内前缘、外前缘和前三角洲亚相,以浅水三角洲平原亚相为主,平原分流河道和内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为主要沉积微相。在
    扶三段(F Ⅲ)早期,研究区主要为浅水三角洲内前缘亚相,物源只来自北部 ;其后,三角洲向南进积,全区变为平原亚
    相 ;F Ⅲ 3 小层沉积时期,南部物源进入,并与北部物源交汇,一直持续至扶一段(F Ⅰ)末期;在 F Ⅰ 3 小层沉积末期,湖
    平面快速上升,南北两个三角洲退积,研究区中部依次出现浅水三角洲内前缘、外前缘和前三角洲。

    冀东油田老爷庙地区古近系东营组碎屑岩岩溶储层分布规律
    金振奎,杨有星,董晨晨,汪 焰,何 苗
    2013, 19(1):  32. 
    摘要 ( 1083 )   PDF (3324KB) ( 13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碳酸盐岩地层中的岩溶储层十分常见,但在碎屑岩地层研究中,却很少见到关于岩溶储层的报道。在对冀东油田老
    爷庙地区古近系东营组储层研究项目中,发现碎屑岩同样存在岩溶储层,而且其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与碳酸盐岩岩溶储层
    十分相似。东营组砂岩储层为三角洲—湖泊沉积,钙质胶结十分普遍。根据岩心和测井资料分析发现,砂岩岩溶储层发育
    在新近系和古近系之间的区域不整合面之下,孔隙主要是由砂岩中钙质胶结物溶蚀产生的。根据岩心和测井资料统计分析,
    不整合面之下砂岩岩溶储层带的厚度为150 m 左右。因此,对于钙质胶结的砂岩来说,不整合面之下是有利储层发育带。

    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二叠系风城组云质岩类成因研究
    朱世发,朱筱敏,陶文芳,刘诗奇,陈贺贺,张越迁
    2013, 19(1):  38. 
    摘要 ( 1331 )   PDF (2399KB) ( 167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风城组发育的云质岩类是一套特殊成因的、重要的油气储层。岩石学、扫描电镜能谱和稳定同
    位素分析表明,发生白云岩化作用的母岩是火山凝灰物质,白云岩化的流体来自风城组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咸化滨浅湖
    卤水以及下伏佳木河组和石炭系残留的富镁海水。凝灰岩中富含大量的斜长石,其中的富钙长石在二氧化碳参与下水解蚀变,
    沉淀方解石(即方解石化)。后期富镁卤水渗滤早期形成的方解石,成岩交代形成白云岩。富镁流体运移受火山喷发产生的
    热流驱动,产生热对流环。同时,乌夏断裂同生逆掩活动加快深层富镁流体上侵,并使流体在层间快速渗透、流动。构造
    作用产生的裂缝或断裂对白云岩的形成及优质储层分布起到决定性控制作用。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下二叠统火山岩岩性、岩相及其与储层的关系
    鲜本忠,牛花朋,朱筱敏,董国栋,朱世发,安思奇
    2013, 19(1):  46. 
    摘要 ( 1550 )   PDF (3462KB) ( 21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与石炭系相比,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下二叠统火山岩岩性、岩相类型丰富,研究程度低。本文利用岩心、薄片及元素
    地球化学资料,开展了火山岩岩石学及其与储层关系研究。佳木河组以熔岩和火山碎屑岩共同发育为特征,岩性以玄武安
    山岩、安山岩、英安岩为主,相对稳定;风城组火山岩在不同地区变化明显,克百地区以火山熔岩为主,属于玄武粗安岩
    和碱玄岩,而乌夏地区以熔结火山碎屑岩或火山碎屑熔岩发育为特征,属于流纹岩、碱玄质响岩和粗安岩。在佳木河组及
    克百地区风城组,(沉)火山角砾岩储层质量最好,安山岩等熔岩其次;乌夏地区风城组熔结火山角砾岩和石泡构造火山角
    砾熔岩储层质量最好。此外,相同岩性可能因产出环境不同而储层特征有别。尽管各地成岩作用存在差异,但火山岩优质
    储层仍集中于溢流(爆溢)相上部亚相、爆发相空落亚相的弹射坠落堆积和火山碎屑流亚相的水下堆积和爆发相。全区佳
    木河组溢流相和爆发相共同发育,而克百地区风城组以溢流相为主、乌夏地区风城组以爆发相火山碎屑流亚相为主,不同
    地区不同层位的有利勘探目标差异明显。除断裂带的裂缝和大型不整合面之下的风化淋滤外,岩相是控制火山岩储层质量
    的关键因素。

    松辽盆地榆树林油田葡萄花油层主控因素分析
    丁修建,柳广弟,刘春林,孙明亮,杨 晟
    2013, 19(1):  56. 
    摘要 ( 1335 )   PDF (1021KB) ( 14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榆树林油田的地质、钻井和地球化学资料分析表明,榆树林油田青1 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生烃潜力大。油源
    对比表明,葡萄花油层中的油来源于青1 段烃源岩。储层以浅水三角洲沉积环境下的分流河道砂为主,属于中孔- 中渗储层。
    研究区油藏类型以岩性油藏为主,油水分布平面上呈现由西南部向东北部油层逐渐减少、水层逐渐增多的趋势,剖面上呈
    现西南部广泛发育油层、中部上油下水、东北部水层居多的特征。研究发现,由西南部向东北部随着烃源岩演化程度的降低,
    油层发育逐渐减少,有效储集体的分布与油层的发育在平面上对应关系明显,生、排烃时期断层活动性强的区域更有利于
    葡萄花油层成藏。烃源岩成熟度、有效储集体、断层活动性控制了榆树林油田葡萄花油层的成藏。

    碳酸盐岩溶洞型储集体地质建模的几个关键问题
    侯加根,马晓强,胡向阳,刘钰铭,齐得山
    2013, 19(1):  64. 
    摘要 ( 1254 )   PDF (686KB) ( 17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与常规储层不同,碳酸盐岩溶洞型储层是一种由古岩溶作用形成的特殊储层,其发育特征复杂,非均质性极强,碎
    屑岩储层建模中较为成熟的方法并不适用于该类储层。本文在分析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塔河油田为例,讨论了溶洞
    型储集体建模中的几个关键问题:以溶洞型储集体成因特征为前提实现地质约束,考虑建模软硬数据的相对性,进行多类
    多尺度数据整合以及较完善的溶洞型储集体形态模拟方法;对溶洞型储集体建模研究中亟待发展的问题进行了展望,指出
    表征溶洞型储集体复杂形态、配置关系及内部充填特征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认为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在表征溶洞型储集
    体复杂形态方面是可行的,根据溶洞型储集体充填程度及充填物类型进行属性表征有利于建立更准确的地质模型。

    小波分频分析法在沉积层序划分及等时对比中的应用
    王贵文,徐敬领,杨 宁,赖 锦,赵显令
    2013, 19(1):  70. 
    摘要 ( 967 )   PDF (3002KB) ( 16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提高沉积层序旋回自动划分对比的精度和准确度,解决高频层序旋回划分难、人为性、多解性等问题,在厘定
    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国内陆相拉张型盆地沉积层序旋回特征为切入点,以实际测井资料为依托,开展小波分频分析
    方法的研究,查明了小波分频分析方法研究不同级别沉积层序旋回的基础理论,建立了表征不同类型沉积层序旋回的量化
    标准和响应标准模式,实现了小波分频分析方法在层序界面拾取、层序单元划分、复杂地层精细划分及等时对比中的应用,
    为提高沉积层序旋回划分及等时对比的精度提供有力的证据。

    其他论文
    江西井冈山鹅岭隧道的工程地质调查与涌水量预测
    熊长林,徐晓星,高应荣,舒良树
    2013, 19(1):  78. 
    摘要 ( 1350 )   PDF (807KB) ( 18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江西井冈山鹅岭隧道是新建衡阳—茶陵—吉安铁路的关键性控制工程,洞身全长10 455 m,最大埋深750 m。该隧
    道的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发育,岩石破碎,水量丰富。其涌水量是该隧道设计和施工的重要参数。在区域地质和构造调
    查的基础上,本研究选择不同渗水岩性段进行了多口钻井(DK)及其水文地质试验,获得了一批宝贵的第一手隧道工程
    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和数据。通过对这些资料和数据的分析和研究,确定了不同地质体的出水量和渗透系数。继而,按
    钻井位置将该隧道划分为9 个不同涌水区段,运用不同方法对各个区段的涌水量进行了精细计算,预测5 个区段涌水量大,
    分别为DK7+280—DK7+550(最大赋水段)、DK6+625—DK7+280(中等赋水段)、DK8+875—DK10+085(中等赋水段)、
    DK11+570—DK11+770(中等赋水段)和DK13+570—DK13+930(中等赋水段),施工过程中很可能产生突发涌水现象,建
    议施工设计中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高度重视这些区段的工程质量。实践证明,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嗣后的该隧道设计和施工
    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提高了施工质量。

    准噶尔盆地南缘深层下组合侏罗系油气成藏研究
    邵 雨
    2013, 19(1):  86. 
    摘要 ( 1311 )   PDF (988KB) ( 140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内外油气勘探当前正逐步向(超)深层拓展,在此背景下,准噶尔盆地南缘深层下组合侏罗系正成为该盆地油气
    勘探的一个重要领域,但其成藏研究因勘探程度较低而开展工作较少。为给深化区域油气勘探及国内外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新信息,本文从烃源岩和成藏主控因素两方面开展了油气成藏研究。首先从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三方面,结合地质
    背景评价了侏罗系烃源岩的生烃潜力,发现这是一套质量良好的烃源岩,既可生油,也可生气。其次,以区内研究基础条
    件相对较好的西湖1 井为例,通过分析油气地球化学特征,揭示了侏罗系烃源岩成油成气的有效性。成藏分析发现,侏罗
    系所生油气能否大规模有效成藏的影响因素很多,油气充注不足和储层物性较差是今后勘探需要重点考虑的关键成藏要素。

    四川省九龙县中咀铜矿构造与成矿关系研究
    张惠华,冯孝良,唐高林,周 清,李同柱,祝向平,吴振波,夏祥标
    2013, 19(1):  95. 
    摘要 ( 1231 )   PDF (5878KB) ( 22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江浪穹隆是扬子地台西缘变质核杂岩带中比较典型的一个变质核杂岩体,具有良好的成矿物理化学条件,以存在一
    系列铜硫化物矿床而著称。中咀铜矿的成矿作用表现出多期次、多成因的特点,其成矿与江浪变质核杂岩的形成和演化有
    着密切的成因联系。本文应用构造解析方法, 对江浪穹隆北部的中咀铜矿进行了构造解析和成矿规律研究。通过野外构造
    解析,结合相关同位素测年资料,初步确定中咀铜矿含矿岩系经历至少6 个世代的构造变形,并认为矿体主要受华力西期
    顺层韧性剪切带和燕山期成穹过程中形成的重力滑脱带控制,本文从矿源、热源、成矿元素活化、增生富集和成矿空间等
    方面探讨了其成矿过程和矿床成因,建立了中咀铜矿的成矿模式,对在江浪变质穹窿周缘寻找同类型矿体指出了明确的层
    位和构造部位,指明了下一步重点找矿方向。

    华北地块北缘中新元古界沉积构造演化
    潘建国,曲永强,马 瑞,潘中奎,王海龙
    2013, 19(1):  109. 
    摘要 ( 1483 )   PDF (4489KB) ( 21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文献资料及对研究区8 条实测剖面资料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Columbia 超级大陆的裂解导致华北陆块北缘大陆裂
    谷盆地的形成。随着大陆进一步伸展和洋壳的形成,华北地块北缘逐渐发展为被动大陆边缘。在1400 Ma 左右,即铁岭组
    沉积后,华北地块北缘转变为活动大陆边缘。早期洋壳向华北地块低角度的俯冲造成弧后地区发生挤压(芹峪上升),导致
    铁岭组抬升和剥蚀,而后期洋壳高角度的俯冲又造成弧后区域发生强烈的伸展和断陷,沉积了下马岭组,并伴随辉绿岩的
    侵入。华北地块与相邻地体之间的碰撞导致下马岭组的抬升(或蔚县抬升)以及碰撞花岗岩的形成,挤压构造发生的时间
    对应于Rodinia 超级大陆的形成期。新元古代沉积是Rodinia 超级大陆裂解的结果。龙山组石英砂岩和海绿石砂岩是Rodinia
    超级大陆裂解后的最早期沉积,记录了海侵初期的超覆过程。

    白云鄂博中二叠世巴音珠日和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罗红玲,吴泰然,赵 磊,贺元凯,荆 旭
    2013, 19(1):  123. 
    摘要 ( 1240 )   PDF (1325KB) ( 19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白云鄂博巴音珠日和岩体位于华北板块北缘中段的东升庙—太仆寺旗岩浆岩带上。该岩体由角闪辉长岩和石英闪长
    岩组成,其地球化学性质显示:低硅高铝,SiO2=49.72%~59.34%,Al2O3=15.79%~19.50%,Mg#=38~44 ;大离子亲石元素
    (LILE)富集(如Ba=829×10-6~1104×10-6,Sr=502×10-6~726×10-6)、高场强元素(HFSE,Nb,Ta等)亏损、轻稀土(LREE)富集(La/Yb)N=5.0~11.4,多数样品为弱负铕异常(δEu=0.63~1.09);低Sr/Nd(12~24)和La/Nb(1.33~2.39)比值显示了板内岩浆作用特征。两个角闪辉长岩的高Nb/Th (9.6~18.4)比值显示了非弧玄武质岩浆特征。岩体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265±2) Ma,代表岩体侵位年龄。锆石εHf(t )=-13.0~-17.2、t DMC=2.12~2.38 Ga,显示了较明显的下地壳基底组
    分的加入。巴音珠日和岩体可能为后碰撞背景下,地壳的伸展减薄造成基性下地壳的部分熔融,熔体与来自富集地幔的玄
    武质岩浆发生部分混合,随后经进一步分异结晶作用形成。

    东营凹陷中央背斜变换带演化特征及其控油规律
    劳海港,陈清华,刘 岩,李成豪,高 峰
    2013, 19(1):  133. 
    摘要 ( 1280 )   PDF (2254KB) ( 129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依据断裂系产状及其断裂的组合特征分析,在东营凹陷中央背斜上识别出一个复杂的变换带。研究表明,该变换带
    的存在使中央背斜东、西部存在明显的构造差异。不同地质历史期变换带由不同的传递断层组成。沙四上亚段至沙二段沉
    积期,主要由控凹边界断裂产生的胜坨传递断层调节中央背斜内部的差异构造变形,沙一段至明化镇组沉积期,营66-1断
    裂则成为中央背斜变换带内主要的传递断层。变换带内主要传递断层具有明显的正斜滑分量,实验表明其形成的泥岩涂抹
    远远好于正断裂。这些断层的倾角及其正应力与油柱高度分别呈负、正相关性,且正应力在7~20 MPa 之间;传递断层良好
    的封闭性使得油气主要围绕传递断层下盘分布。明化镇沉积期传递断层的强烈活动造就了变换带中的油气比中央背斜其它
    构造部位更加富集。

    渤海湾盆地青东凹陷古近纪烃源岩热演化史研究
    程燕君,吴智平,李 伟,王政凯
    2013, 19(1):  141. 
    摘要 ( 1310 )   PDF (1198KB) ( 14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地震、测井、录井及地球化学资料为基础,本文采用Easy-R o 方法对渤海湾盆地青东凹陷进行了古地温反演,计算
    了该地区的古地温梯度,并进一步利用人工取井和盆地模拟方法,确定了沙四上亚段和沙三下亚段烃源岩的成熟度和展布
    特征,预测了有利生烃区带的分布。结果表明,青东地区的古地温梯度为3.8℃ /100 m;沙四上亚段烃源岩的成熟度较高,
    进入成熟- 高成熟阶段;沙三下亚段的烃源岩成熟度相对较小,为成熟- 低成熟阶段;纵向上,沙四上亚段较沙三上亚段生
    烃范围大、烃源岩成熟度高;横向上,主要的生烃区带集中在青东凹陷主体洼陷地区(北部断阶带、北次洼、南次洼、中
    次洼)以及青南洼陷,青东凹陷西斜坡地区未进入生烃门限。

    江西相山铀矿田居隆庵矿床钍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孟艳宁,范洪海
    2013, 19(1):  148. 
    摘要 ( 1271 )   PDF (1579KB) ( 15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居隆庵矿床是江西相山铀矿田西部的一个大型铀- 钍混合矿床,通过对一系列蚀变(围岩)及矿化样品的元素地球
    化学分析,详细讨论了与钍矿化有关的主量及微量元素的特征。钍元素富集的样品中,主量元素的总体特点是富钙、富磷,
    且Na2O>K2O。在早期碱交代阶段,往往只形成单铀型矿化,而钍矿化主要形成于铀- 萤石、水云母化阶段。蚀变和矿化样
    品的稀土元素分配形式不同,钍矿化与稀土元素特别是重稀土元素高度相关,微量元素Re,Y,Se,Pb 与钍矿化高度相关,
    揭示钍矿化形成与金属硫化物及磷钇矿等磷酸盐密切相关。

    桂北油麻岭钨矿区成矿岩体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杨 振,张文兰,王汝成,陆建军,谢 磊,车旭东
    2013, 19(1):  159. 
    摘要 ( 1543 )   PDF (7089KB) ( 163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麻岭钨矿位于桂北苗儿山复式岩体最南缘,矿化类型具有多样性,其中外接触带似层状矽卡岩型白钨矿是矿区最
    重要的矿床类型。本文对矿区成矿母岩中- 细粒二云母花岗岩进行了锆石U-Pb 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的研究。LA-ICP-MS
    锆石U-Pb 年龄为212~215 Ma,属印支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地球化学分析显示,花岗岩具有高硅(SiO2=73.73% ~78.68%)、
    富碱(ALK=6.99%~8.36 %)、贫Ca(CaO=0.13%~0.96%)、贫Ti(TiO2=0.05%~0.27%)、弱过铝- 强过铝质(ACNK=1.03~1.28)的特征,稀土元素总量偏低(ΣREE=61.39×10-6~161.22×10-6),富集Rb 和Cs 大离子亲石元素及Th,U,Ta 等高场强元素,富成矿元素W (平均含量6.55×10-6),贫Ba 和Sr,强烈的Eu亏损(δEu=0.04~0.20)。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成矿母岩与南岭地区典型的高分异S 型花岗岩相似。该岩体具备为钨矿的形成提供物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