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邱文杰, 杜卓然, 尹子悦, 孙媛媛, 祝晓彬, 吴剑锋. 酸性矿山废水形成过程:来自反应运移模拟与同位素的启示[J]. 高校地质学报, 2025, 31(01): 1-13. |
[2] |
刘殿广, 杨 蕴, 袁奕梁, 窦 智, 吴剑锋, 吴吉春. 基于升尺度离散裂隙—基质模型的裂隙水反应运移数值模拟与软件开发[J]. 高校地质学报, 2025, 31(01): 14-23. |
[3] |
谭 谣, 漆继红, 许 模, 郑童心, 王钟毓, 王 帅. 钻孔岩溶地质分形特征在岩溶发育程度分析中的应用[J]. 高校地质学报, 2024, 30(05): 603-612. |
[4] |
杜卓然, 杜 松, 杨 蕴, 宋 健, 吴剑锋, 吴吉春. 高盐废水深部地质封存反应运移数值模拟[J]. 高校地质学报, 2023, 29(4): 571-579. |
[5] |
冯一夫, 廖启林, 季文兵, 任静丽, 季峻峰, 杨忠芳, 卓小雄, 王 磊, 刘媛媛. 广西岩溶区土壤铁锰结核重金属富集的地质特征[J]. 高校地质学报, 2022, 28(6): 787-798. |
[6] |
卢 毅, 卜 凡, 蔡田露, 龚绪龙, 陆 华, 万佳俊, 王 梓, 顾 凯. 不同环境温度和含砂率对黏性土干缩开裂影响试验研究[J]. 高校地质学报, 2022, 28(6): 902-910. |
[7] |
甘 军, 张迎朝, 杨希冰, 罗 威, 熊小峰, 李 兴, 梁 刚.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源—储共控的天然气成藏模式[J]. 高校地质学报, 2022, 28(5): 635-643. |
[8] |
朱继田, 郭明刚, 熊小峰, 曾小宇, 贺 懿, 唐历山, 宋 鹏.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天然气运移规律与成藏组合[J]. 高校地质学报, 2022, 28(5): 726-734. |
[9] |
周余国, 张 帆, 周 坤, 周琛粟, 王玉朝, 王 健, 范 凯. 滇中富民县宝石洞旅游地质特征与成景机制探讨[J]. 高校地质学报, 2021, 27(4): 480-488. |
[10] |
华晓莉,李慧勇,孙希家,陶莉,胡贺伟. 渤中凹陷碳酸盐岩潜山岩溶分带特征与优质储层分布规律研究[J]. 高校地质学报, 2020, 26(3): 333-338. |
[11] |
叶 鸿,杨 涛,朱国荣,蒋少涌. 天然气水合物区多相流体运移模型:以南海神狐海域为例[J]. 高校地质学报, 2018, 24(5): 734-. |
[12] |
曹少华,崔凯鹏,蒋建国,吴吉春. 基于局域化EnKF同时同化地下水水流和溶质运移数据的渗透系数场识别研究[J]. 高校地质学报, 2018, 24(5): 769-. |
[13] |
蒋子文,罗静兰,王嗣敏*,华晓莉,牛新杰,田亚,王晓蕾, 崔凯. 郯庐断裂新生代构造演化及其对烃源岩生排烃的影响:以辽东湾坳陷辽中凹陷为例[J]. 高校地质学报, 2018, 24(4): 573-. |
[14] |
董健,曾献奎*,吴吉春. 不同类型海岸带海水入侵数值模拟研究进展[J]. 高校地质学报, 2018, 24(3): 442-. |
[15] |
周启友,宋云,宋震,陈港泉,郭青林,王彦武. 崖面降雨与热辐射对莫高108窟墙体内水盐运移的影响[J]. 高校地质学报, 2017, 23(4): 6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