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南统超, 谢晓婷, 叶 逾, 徐 腾, 沈城吉, 吴吉春, 鲁春辉. 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研究进展[J]. 高校地质学报, 2025, 31(03): 263-274. |
[2] |
张昊勋, 李明松. 古气候数据同化重建早始新世气候适宜期全球海水表面温度[J]. 高校地质学报, 2025, 31(03): 275-285. |
[3] |
薛静渝. 中期天气预报在洪水预报中的机遇与挑战[J]. 高校地质学报, 2025, 31(03): 375-384. |
[4] |
李子波, 陆现彩, 滕 辉, 刘连文, 郄文昆, 庞 科, 张文轩, 季峻峰, 陈 骏. 真菌促进硅酸盐矿物风化的速率、机制以及地质、地球化学效应[J]. 高校地质学报, 2024, 30(03): 322-335. |
[5] |
彭 浩, 陈 雷, 胡云鹏, 卢 畅, 恒 德, 文 冉, 谭秀成, 秦何星. 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物源及构造环境分析[J]. 高校地质学报, 2024, 30(02): 231-240. |
[6] |
何 晨, 夏 炎, 徐夕生, 邱检生, 徐 航, 张 志, 赵思狄. 浙江白垩纪大衢山岩体的成因过程:晶体—熔体分离与岩浆补给[J]. 高校地质学报, 2023, 29(5): 657-678. |
[7] |
诸云强, 代小亮, 杨 杰, 王 曙, 孙 凯, 邱芹军, 李威蓉, 祁彦民, 胡 蕾, 闾海荣, 王新兵, 周成虎. 地球科学知识图谱一站式共享服务系统[J]. 高校地质学报, 2023, 29(3): 325-336. |
[8] |
高楠安, 汪新伟, 梁海军, 杜 利, 毛 翔, 罗 璐, 王婷灏. 冀中坳陷束鹿凹陷地热系统成因模式[J]. 高校地质学报, 2022, 28(6): 920-932. |
[9] |
陈 杰, 梁 霄, 童明胜, 张建立, 刘 浪, 徐剑良, 程 亮, 刘若林, 杨 成. 阿曼盆地北部埃迪卡拉系—寒武系油气勘探目标及前景:基于E-C 转换期的构造与沉积证据[J]. 高校地质学报, 2022, 28(6): 943-957. |
[10] |
李 超, 胡修棉. 宁芜盆地中三叠统黄马青组是大别造山带最早剥露的记录[J]. 高校地质学报, 2022, 28(4): 527-538. |
[11] |
张国伟, 郭安林, 董云鹏, 姚安平. 培育志趣,引导学生奔向地球科学大道[J]. 高校地质学报, 2022, 28(3): 289-293. |
[12] |
王 博, 舒良树, 解国爱, 茆雅凤, 王宝军. 大类招生培养新形势下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优化与实践[J]. 高校地质学报, 2022, 28(3): 334-341. |
[13] |
章凤奇, 石许华, 杨小平, 曹 龙, 励音骐, 张 丰, 刘 艳, 程晓敢, 陈汉林, 杨树锋. 高等学校《地球科学导论》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 高校地质学报, 2022, 28(3): 342-346. |
[14] |
周余国, 张 帆, 周 坤, 周琛粟, 王玉朝, 王 健, 范 凯. 滇中富民县宝石洞旅游地质特征与成景机制探讨[J]. 高校地质学报, 2021, 27(4): 480-488. |
[15] |
周 强, 姜允斌, 郝记华, 季峻峰, 李 伟. 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进展[J]. 高校地质学报, 2021, 27(2): 183-199. |